以学促干 同题共答 汇聚高质量发展政企合力

新闻眼|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2023-08-09 08:20:20|网络编辑:杨琪玉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壮大实体经济 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学促干 同题共答 汇聚高质量发展政企合力

——我区开展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服务纪实

实体经济是立身之本。在中央主题教育第十一指导组的大力支持和全程指导下,自治区党委决定于6月至7月,在全区开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服务”。两个月来,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成果,转化为破解实体经济症结的妙策实招,转化为谋划实体经济发展的思路举措,推动一批困难和问题有效解决、一系列干货政策措施制定出台、一批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全区上下形成了重视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共同认识、共同意志、共同决心、共同信心。

带头示范 下沉一线 在发现问题中寻找对策方法

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动员大会后,我区迅速建立自治区、市、县三级联动的专班工作体系,围绕稳中求进、深化改革、提质升级、要素保障、降本增效、科技赋能、政策落实、产业安全八个方面,问难于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  

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宁先后深入崇左、百色、北海等地,就推动沿边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壮大实体经济等开展深入调研,多次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推进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工作,并牵头协调解决中车新能源装备公司、百矿新材料公司、惠铜新材料公司等企业提出的用电、科技创新等问题。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先后深入钦州、崇左等地,就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等深入调研,主持召开产业转型升级专题会议,并牵头协调解决柳钢、中石化北海炼化等10家企业提出的能耗、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

自治区政协主席孙大伟到崇左市扶绥县、龙州县等地开展调研服务,深入石埠乳业、理文纸浆等企业一线了解项目建设进展,解决企业困难问题。

自治区四家班子领导分别牵头组成17个调研服务组,深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园区走访调研。截至7月31日,自治区领导带领服务组累计走访了472家重点企业、328个重点项目和56个重点园区,自治区领导一对一、面对面访谈企业(项目)负责人500多人次,用心倾听企业诉求,用心读懂企业的痛点难点,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发展规划和诉求。各设区市、县(市、区)领导深入辖区规模以上企业及临规企业、产业园区、项目工地开展调研服务,共走访调研规模以上企业9228家、临规企业1333家、重点项目4616个、重点园区158个。自治区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工作专班共接收自治区领导调研服务收集的问题1397个、市县领导开展本级调研服务收集的问题3759个,总共5156个,已办结4771个,办结率达92.5%。

找准症结 上下协同 以问题“减法”换高质量发展“加法”

找到问题是起点,解决问题是关键。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开展以来,自治区工作专班共梳理出审查审批、用气用电用工等要素保障、政策落实、融资服务、市场开拓、基础设施配套、企业创新升级服务、物流保障等八个方面的共性问题,以问题的“减法”换取高质量发展的“加法”。

7月初,中央主题教育第十一指导组组长徐令义带队赶赴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滞航现场,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专班一起为滞航问题寻找良策,将船闸运行由原来平均每天16闸提高到21闸。7月,大藤峡船闸月通过量创历史新高。

在实体经济调研服务中,各层级调研组明确原则:谁发现问题谁解决问题,当场能解决的立即解决,当场解决不了的分类转办。属于市县解决的由市县解决,属于自治区层面解决的带回自治区研究解决;属于国家层面的,由自治区对口部门按程序报请国家层面解决。

围绕“三升两去三消减”的目标,各级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主动解决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共性问题。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简化用地预审审查,办理周期平均缩短约50%。人社部门建立重点企业人社服务专员制度,为重点企业提供用工服务。自治区科技厅对重点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实施科技“尖锋”行动。自治区发改委、工信厅通过多种方式降低企业用电用气成本。金融监管部门多举措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优化投放结构。自治区商务厅会同多个部门,推出助企纾困“组合拳”,全力支持企业拓市场。

全局谋划 建章立制 既要“当下改”更要“长久立”

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广西经济从承压回落,到企稳向好。不久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广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1—4月的4.5%,逐月回升为上半年的增长5.2%,实现了高于全国、高于西部的增长目标。

随着实体经济调研服务的深入推进,一批好经验不断涌现,一批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不断推出。

此次实体经济调研服务,从各部门抽调懂实体经济、综合思考能力强、政策理论水平高的干部,组建自治区工作专班,加强自治区、市、县上下联动、各部门横向协同。专班工作得力得法得效,得到中央指导组和自治区领导的高度评价。

自治区104个有关单位确定了调研服务联络员,其中78个单位成立调研服务工作小组。南宁海关建立涉企问题“24小时响应”和分类处置机制;自治区财政厅明确一名处级干部一对一对接调研服务组,负责解释和协调解决财政相关问题;南宁市建立健全规上工业企业调研服务全覆盖的工作机制;贺州市坚持对企业反映的问题不过夜。

一批解决共性问题的政策措施加快出台实施。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出台60余条干货满满、诚意满满的政策措施。自治区工信厅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三季度推动工业稳增长20条政策措施。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起草《关于支持建筑业企业强信心稳增长促转型十条措施》。

无事不扰,有事必应。各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全局,逐项推动问题解决。各级工业振兴服务员通过设立微信、App等多种渠道,积极响应企业问题诉求。

新征程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壮乡儿女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踏平坎坷成大道,正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伟力,奋力谱写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篇章。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