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参观热度“爆表”博物馆馆长呼吁理性参观

广西新闻|来源:南宁晚报2023-08-21 09:31:00|网络编辑:刘婷

暑期参观热度“爆表”, 博物馆馆长呼吁理性参观

无需从众打卡博物馆 提前做足功课收获更多

\

市民游客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了解铜鼓文化。记者 覃雨轩 摄

\

在广西自然博物馆地球与生活历史展馆里,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观察恐龙骨骼模型。记者 黄维业 摄

\

广西博物馆暑假人头攒动。记者 赖有光 摄

\

广西博物馆策划了各种暑期研学活动。记者 赖有光 摄

\

南宁博物馆里,广西糖画民间工艺师鄢小刚教孩子画糖画。记者 陈蕾 摄

\

广西博物馆里,孩子们在玩文物“拼图” 。记者黄维业 摄

  预约门票拼手速,门口大排长龙,展厅里人流如织……若要列举今年暑假全国各地最火的景点,博物馆必定榜上有名。暑期“博物馆热”的背后,折射出社会大众对博物馆历史文化价值的发现和认同。另一方面,走马观花地参观博物馆能否学有所获?“博物馆热”如何才能保持经久不衰?这些同样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博物馆为游客调整开放时间

  今年暑假,为了应对络绎不绝的游客,全国各地博物馆究竟有多拼?

  7月中旬暑假刚开始,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博物馆即为游客推出了延时服务。如陕西历史博物馆每周日晚延时至20时闭馆,每周三下午为青少年团体提供参观延时服务,并不定期为特定人群开放夜场。随后,苏州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无锡博物院等全国多家博物馆也陆续实行延时开放、错时开放、周一不闭馆等措施。从延时服务到“周一不闭馆”,是博物馆对公众参观热情的及时回应。

  目前南宁市内的广西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南宁博物馆等人气较旺的博物馆暂未调整开闭馆时间。不过各馆均采取了有效措施,如分时段预约、优化预约程序,并在保障文物安全和观众参观舒适度的前提下,动态调整日参观上限额。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各地博物馆订单量同比增长232%,研学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倍。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的研学旅行活动层出不穷,而研学游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博物馆热”。

  暑期研学游带动“博物馆热”

  今年7月,自治区文旅厅整合推出18条主题鲜明、课程精良、实操性高、良性循环的广西研学旅行精品线路。这些线路覆盖广西14个设区市,所涉及的博物馆研学课程就有9个。

  如南宁市中国-东盟文化研学旅行线路,行程包含广西博物馆《博物馆里的广西——藏在文物中的壮美八桂》,以及广西民族博物馆《探寻壮美家园——穿越时空的鼓声》;防城港市海洋运动研学旅行线路,行程包含北部湾海洋文化博物馆《奇妙的海洋生态》;来宾市探秘瑶都研学旅行线路,行程包含金秀瑶族博物馆《“研”瑶族博物馆“探”世界瑶都》。

  “暑假的研学产品确实令人眼花缭乱,不过我更加倾向于选择博物馆推出的研学课程。”南宁市民冯女士的儿子今年6岁,正是对自然充满好奇的年纪,她特别选择了广西自然博物馆推出的“小小博物馆学家”暑期课程。冯女士说,广西自然博物馆的课程每周不重样,孩子特别感兴趣。

  8月14日至18日,11岁的林巧惠在广西博物馆度过了愉快的一周。该馆精心策划的“博物馆职业体验营”让林巧惠体验了博物馆考古发掘、文物修复、展览策划、讲解服务等岗位。林巧惠开心地分享道:“博物馆里的每个岗位都很有意思,比如考古发掘,并不是简单挖土,不仅要有特殊的装备,还需要专业的技术……”

  专业性和权威性是博物馆研学课程的最大优势之一。据悉,今年暑假,南宁市内各大博物馆相继推出研学课程。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各大博物馆可谓下足了功夫,不仅有博物馆老师分享专业知识,还有以实物操作为主的手工体验、以游戏为主的互动项目等。

  如广西博物馆推出了“瓯骆学堂”暑期研学营、“跟着博物馆游广西——寻找消失的南越国”研学游等研学活动;广西民族博物馆推出小金牌讲解员研学成长营、“探寻壮美家园”系列研学活动;南宁博物馆安排了皮影、糖画、扎染、蜡染等非遗研学课;南宁市顶蛳山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暑期“考古家体验营”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市民游客逛展热情高涨

  各具特色、创意十足、形式多样的博物馆暑期研学课,拉近了博物馆与孩子们的距离。记者注意到,南宁市内各大博物馆的研学课程对参与人数有一定的限制,基本为15至30人,这样可以确保研学质量,让孩子们真正乐有所学,学有所获。

  广西博物馆宣教部主任黄璐在宣教一线工作了14年,其间最大的感受是,广西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无论是在形式上、品质上,还是数量上,都在不断进步。特别是新馆开馆后,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观众群体的特征与需求。

  黄璐介绍说,新馆规划设计了儿童考古探秘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分龄化的教育实体空间,并根据展览内容编写了新馆课程规划,进一步完善科学规范的分众分层博物馆教育体系。同时加快“行走的广西博物馆”“‘梦见瓯骆’多媒体舞台秀”等全新文旅项目的品牌化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那么,对于第一次走进博物馆,或是在旅行中打卡当地博物馆的游客而言,博物馆又有着怎样的吸引力?8月15日上午9时15分,距离南宁博物馆开馆时间还有15分钟,馆外已经聚集了不少等待入馆的观众。

  今年9岁的黎戴莉是南宁市良庆区那马镇中心学校的学生,由于学前一直在崇左市龙州县生活,这是她第一次走进南宁博物馆。虽然黎戴莉还无法读懂文物背后的意义,但展馆里的多媒体互动装置,糖画、糖葫芦等非遗展示及各种有趣的体验让她兴致盎然。

  当天是外省来的苏先生一家在南宁旅行的最后一天。“每到一个地方旅游,只要时间充裕,我们一定会去当地的博物馆参观。”苏先生说,博物馆可以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学习到古人的智慧。

  许多外地游客也在打卡南宁市内各大博物馆后留下了诚恳的评价和真实的感受。“带小朋友在广西旅行的第一站首选广西民族博物馆,让小朋友感悟历史、了解历史文化,激发内心对于知识的探求兴趣。”“广西博物馆藏品很多,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感叹古代的工艺技术,无不透露着历史的痕迹,蕴藏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博物馆需要持久的“保温”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喜欢逛博物馆?南宁博物馆副馆长覃忠认为,全国各地兴起的暑期“博物馆热”并非偶然,尤其是近年来,国家不断强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博物馆作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公共场所,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去年全年,全国博物馆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教育活动近23万场,接待观众5.78亿人次,推出线上展览近万个、教育活动4万余场,网络浏览量近10亿人次,新媒体浏览量超过百亿人次。

  “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西博物馆馆长韦江表示,暑期“博物馆热”的文化现象,既体现了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反映了大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高涨的热情。

  然而,走马观花、以打卡为目的的参观博物馆,是否真正能够达到认识博物馆、了解历史的目的?韦江认为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他建议市民群众理性参观、文明观展,无需以从众心理打卡博物馆,最好选择错峰出行,若是能提前做足功课,观展时也能收获更深刻的感受。

  不可否认的是,“博物馆热”为文博行业带来广泛的关注,但相较于一时的“升温”,博物馆更需要持久的“保温”。“我们每年都会策划引进各种不同类型的临时展览近20个,可以说月月有新展,让观众保持新鲜度。”覃忠透露,南宁市博物馆将于今年9月引进湖南博物院的长沙马王堆文物展,相信一定会让观众大饱眼福。

  内容丰富的展览、有趣的教育活动、精美实用的文创产品、周到细致的服务,这些都是吸引市民游客不断走进博物馆的重要因素。韦江介绍说,今年广西博物馆将为观众奉上“图会前贤——馆藏明清文人画家作品展”“广西古代铜鼓数字展”“大河文明”等多个重磅展览以及相关教育活动,并计划推出“博物馆奇妙夜”系列活动,以最大限度满足观众参观博物馆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记者 陈蕾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