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后一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历时9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的大藤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日前完工,与之配套建设的立体水生态保护工程体系也宣告建成并发挥效益。
大藤峡水利枢纽位于珠江流域上游西江水系黔江河段,于2014年开工建设,是中国政府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工程,对改善珠江下游河湖水生态水环境,提高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最大程度减少大藤峡工程建设对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大藤峡工程配套建设了“一中心(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双鱼道(黔江主坝鱼道和南木江仿自然生态鱼道)、双增殖站(大藤峡鱼类增殖站、来宾增殖站)、五人造生境(4处人工鱼巢和1处人造产卵场)”,构成了立体的鱼类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大藤峡工程所在的江段是花鳗鲡、唐鱼、鲥鱼等珍稀、濒危鱼类赖以生存的地方,同时也是流域内重要的鱼类产卵场。
为保证流域内鱼类正常洄游和繁殖,大藤峡工程在设计时便充分考虑了黔江和附近南木江鱼类洄游产卵的需求,在主坝和副坝分别规划建设一条鱼道,这种独特的“双鱼道”布置,为鱼类不受大坝阻碍从下游到上游产卵繁衍创造条件。
黔江主坝鱼道布置在黔江右岸的岸坡上,主要为了打通黔江的过鱼通道,总长3.7公里。附近的南木江仿自然生态鱼道全长5.4公里,由两条工程鱼道段、生态湖和仿自然生态鱼道段组成。
“我们在工程设计之初做了大量工作,就是为了保证鱼道建成后能真正起作用。”大藤峡鱼类增殖放流站技术负责人李银说,“截至目前,通过持续不断监测,我们在鱼道中一共发现51种鱼类,过鱼效果良好。”
珠江流域上游的红水河生态环境多样,是流域内淡水渔业的摇篮和多种水生生物的天然种质基因库。让鱼自由畅行的同时,也要让水里鱼儿的数量多起来。
今年3月,珠江流域首个由政府搭建、企业参与、梯级运营、流域管理的保育中心——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成立,主要办公地点设在大藤峡工程南木江仿自然生态鱼道畔,这是中国在流域水生态保护研究模式的全新探索。
“我们通过组建专业的科研团队,与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大藤峡鱼类增殖放流站和来宾市红水河珍稀鱼类增殖保护站形成合力,在开展流域鱼类繁殖、育种、救护、监测、研究、保护、增殖放流等多个方面实现深度合作。”大藤峡公司移民部(保育中心)副主任马海涛说。
今年8月15日,在中国首个全国生态日当天,大藤峡工程再次组织增殖放流活动,当天共放流各类珍稀、濒危、经济鱼类160多万尾。大藤峡水生态保护体系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三年多来,已累计增殖放流各类鱼苗1080万尾。
望着眼前风景如画的仿自然生态鱼道,大藤峡公司移民部(保育中心)运行管理科科长黎国樑感慨万分:“工程动工前,我们在水生态保护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大藤峡工程建成后,这些工作不会停止,我们将会采取更多有效措施,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记者汪奇文、曹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