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职业教育持续打好“东盟牌” 打造技能人才“蓄水池”

新闻眼|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2023-10-30 07:58:33|网络编辑:刘婷

广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与东盟国家共创共享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主动服务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在东盟教育治理中提供“广西方案”。

在日前结束的2023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上,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正式揭牌,一批广西高校与东盟国家高校、行业企业合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来自泰国邦楷技术学院副校长季提萨·黄敏这次特意来到中国参与了揭牌仪式。他告诉记者,这次他们学校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中国-泰国制造现代工匠学院”,双方的教育交流将更进一步:“我们共同朝着为国家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努力,除了创新思维的发展外,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学生交流互换,学生联合培养的形式,全面培养学生,这对于国家生产力发展尤为重要。”

近年来,广西立足区位优势,持续拓展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深度和广度,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尤其在服务“一带一路”,面向以东盟为重点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21年,广西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就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合作开展的“中泰工程机械本土化技能人才培养项目”,是“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之一,通过订单式培养,该校已经为柳工培养了3000多名泰国技术人才。近年来,区内不少职业院校也在不断创新“汉语+技能”“专业+文化”为核心的办学模式,精准对接东盟国家个性化人才培养需求。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罗显克:“我们(与东盟国家院校)有共建共享教材、教学标准,还有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在有关的国家建立‘桂水工坊’。我们今年首次面向海外招收学历留学生,经过一年的语言学习后,根据他们的选择选读我们学校有关的一些专业。”

在推动“共建共享”方面,广西携手行业、企业专家在泰国、缅甸、印尼等东盟国家共建“本土化”标准,与东盟国家职业院校合作开发教材66本,提供音频、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的共享资源服务,认定共享第一、二批国际化教育资源199项。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李晓勇:“面向东盟国家共享专业标准42个、课程标准207个、岗位标准21个、技术标准99个。建设和运行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云平台,成立中国—东盟金融与财税人才培训中心等9个国家级东盟人才教育培训中心。”

目前,广西有12所高职学校接收国(境)外留学生,开设专业57个,在册留学生人数800多人;广西高职学校在国(境)外开办学校11所,开设专业28个,在校生690人。广西职业学校联合东盟国家院校、企业合作办学,实施现代学徒制、企业订单班、中外双学历等合作办学模式。自治区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罗耀光表示,区内职业院校还将进一步协同企业“走出去”,服务中国—东盟产能合作:“服务机械制造、纺织、建筑工程、跨境商务、农业等行业企业在海外办学,成立有28个海外培训基地,为企业培训技术工人年均超1万人次。协同企业建设服务海外项目应用技术研究机构,在老挝、越南等国家合作共建工程项目研究中心、农业试验站,服务海外工程项目建设和技术研发。”

记者 范凡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