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结合,带来云计算的第三次浪潮。”10月31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2023云栖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主题演讲中提出,这股浪潮有可能要几十年才能达到高峰。回顾云计算的发展历程,他认为,前两次浪潮中,云计算先后与全球互联网、相对传统的企业产生联系、形成变革。而在2023年,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有了集中的体现和爆发,GPT模型的出现使得计算机对科技创新的革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助力千行百业智能创新
掌阅科技对核心业务进行云原生改造,向读者提供AI对话式读书功能;喜马拉雅打造智能创作工具“云剪辑”,方便创作者将音频转文字,提高剪辑效率;吉利汽车通过云计算回收海量数据并加以分析学习,搭建多种仿真模拟环节反哺测试……穿行在2023云栖大会的展馆之间,多样化的用云场景令人目不暇接。
在云计算+AI的技术驱动下,云原生企业、深度用云企业、传统行业云上转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主体顺势而为,形成诸多创新应用实践以及前沿探索。
据了解,本届云栖大会设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产业创新3个展馆,汇聚近240家云计算产业生态企业,展出超过3000项技术和产品,涉及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数字电力、消费电子、车云智联、智能制造、云上零售等领域。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认为,随着人工智能(AI)大模型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时代正在开启,AI将成为各行各业的新型生产力,并对算力提出更高要求。
业内人士认为,基础模型的质量很大程度决定了AI产业化的前景。训练大模型则是囊括了算力底座、网络、存储、大数据、AI框架、AI模型等复杂技术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强大的云计算体系训练出高质量的大模型。
通过大模型提升用云体验
如何进一步推动大模型在千行百业集成落地?阿里云首席技术官周靖人表示,随着大模型技术与云计算本身的融合,希望未来的云可以像车一样,也能够自动驾驶,大幅提升开发者使用云的体验。
大会现场,一站式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阿里云百炼发布,该平台集成国内外主流优质大模型,提供模型选型、微调训练、安全套件、模型部署等服务和全链路的应用开发工具,为用户简化了底层算力部署、模型预训练、工具开发等复杂工作。
依托该平台,开发者可在5分钟内开发一款大模型应用,几小时即可“炼”出一个企业专属模型,开发者可把更多精力专注于应用创新。
目前,朗新科技、亚信科技等企业已率先在阿里云百炼上开发专属模型和应用。比如朗新科技在云上训练出电力专属大模型,通过开发“电力账单解读智能助手”“电力行业政策解析/数据分析助手”,提升客户接待效率,降低投诉率。
王坚认为,类比100多年前的电力革命,云计算和GPT模型的关系就像电和电动机的关系。正如电动机消耗大量电力,云计算的算力会被GPT模型消耗,从中可以想象出云计算对未来发展的基础性意义。(洪恒飞 记者 江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