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业终一生” 是不少人的人生写照,而做到“择一业爱一生” 则多少需要梦想的眷顾与支撑,“织女”谭湘光无疑是被梦想的“线”选中的人。在谭湘光小时候,宾阳织锦工艺厂研究传承壮锦艺术的梁树英老师就住在她家对面,几根木棍配合着简陋的机架,却能“吱呀吱呀”地织出漂亮的壮锦,让谭湘光感到十分惊奇,缕缕丝线也在女孩的心中缠绕入梦。
16岁那年,谭湘光的父母先后因病去世,成为孤儿的她需要一份工作过活,于是正式拜梁树英为师,当时的她,也没想到会与织机相伴一辈子。彼时,壮锦被唤作土锦,代表自产自用的意思,为了收集散落在民间的传统纹样,梁树英带着年少的她走田入山,将凝结着壮乡人民智慧的织物带回珍藏学习。
织锦是寂寞且艰辛的。传统的壮锦以原色的棉线为经线,以彩色的丝绒为纬线交织制作,要想壮锦能呈现丰富多彩的纹样,则需要在竹笼上对图纹进行编花;编花纹最是费时费神,交错反复的纹样,稍不留神编错一根就得拆掉重来;织锦时,需用提花线把竹笼上的每一纬提起,通过通经断纬的织法进行手工挑花,边织布料边编织图案;所有动作在手中重复成千上万遍,壮锦的绚丽才能渐渐显现出来。在梁树英老师手把手地悉心教导下,谭湘光很快便掌握了壮锦的所有织造流程,而勤奋刻苦、天资聪颖的谭湘光也成为了梁老师的骄傲,师徒俩相互为伴,在传承织锦技艺的道路上执着前行。而她们的付出也得到了认可,20世纪80年代,梁树英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83年,29岁的谭湘光担任宾阳县民族织锦厂的厂长,并且在23年后的2006年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这是在中国壮锦工艺领域得到公认的,也是仅有的两位工艺美术大师。
作为一位传统手艺人,谭湘光却不断致力创新,她深知要让壮锦真正地“活”起来,光作为陈列在博物馆内的艺术品和商务馈赠的礼品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壮锦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让这项古老的技艺维持长久的生命力。于是,她扩大竹笼机的直径,让壮锦纹样突破了原有的局限;引进现代的龙头织机,让壮锦的宽幅得到扩展,能够适应更多市场需求;采用新型线材,降低壮锦的原料成本,让人人买得起;拓宽壮锦的应用范围,做成披肩、钱包、坐垫等日常用品,壮锦成为了人们可以随时展示的新时尚……10年前,心疼妈妈整日带着厚厚的图版外出推销,谭湘光的小女儿决定借助互联网手段,为她申请了网店,起初谭湘光并不相信那些游走于虚拟世界的年轻人会购买壮锦,可一声声问询的“叮咚”声,一笔笔订单让她感到欣喜,寄出去的每一份包裹,都是壮锦历久弥新的证明。
要让织锦技艺得到传承,光靠自己一人的努力是不够的,找到合适的接班人,是谭湘光的愿望之一。2002年,谭湘光从宾阳县民族织锦厂退休后,在家开办了一个小型民间织锦作坊,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传授壮锦编织技艺,用手中的技艺解决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2015年,她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入校成立“谭湘光大师工作室”,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范丽华在自己设计的作品中融入了壮锦元素,引起了谭湘光的注意。范丽华受邀深入了解织锦技艺后,也为壮锦的美丽与多变而感到惊叹,2016年毕业后,正式随谭湘光学习织锦技艺。年轻人的加入为工作室注入了新的血液,各种方便快捷的设计软件、新颖的设计理念也让谭湘光对壮锦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她也如当年梁老师一样,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毕生技艺倾囊相授。
这些年来,谭湘光培养了三十多名壮锦手工编织艺人,她还带领徒弟们走出了国门。先后有马来西亚、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地区邀请她们出访表演壮锦织造技艺,她和弟子织造的壮锦也畅销国内外。2016年,谭湘光的小女儿远嫁美国,她给女儿的嫁妆就是一台竹笼机,希望女儿能让织锦技艺在国外落地开花。
53年前,16岁的女孩为了挣脱人生中的困境,选择了织锦这条漫长而寂寞的道路。她以梦想为经线,坚持与创新为纬线,日复一日,为自己织就了如壮锦般斑斓绚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