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末,我国多地传来高铁开通喜讯,为高铁沿线群众送上了享受便捷生活、共享发展成果的“大礼包”。
经济在轨道上加速
12月26日,四川境内成都至自贡至宜宾高铁全线开通,广东境内汕头至汕尾高铁汕头南至汕尾段开通,福建境内的龙岩至龙川高铁龙岩至武平段开通;12月27日,跨江西安徽的南昌至景德镇至黄山高铁开通。
大批新建高铁的陆续开通,使得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进一步迈向纵深。从线路上看,坚持了对经济热点板块的路网壮大,如杭州至南昌高铁,继沪昆高铁杭州至南昌段后,再次扩展了江西安徽至长三角地区的高铁大通道;汕头至汕尾高铁,作为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了粤东汕头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成都至自贡至宜宾高铁,在长江上游的云贵川结合部形成纵横路网,宜宾进入成渝“双核”1.5小时经济圈。
同时,还坚持了各级铁路对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的基础补强。如龙岩至龙川高铁龙岩至武平段开通后,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县武平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闽西地区实现了“县县通铁路”。广西防城港至东兴铁路开通后,中越边境城市东兴市接入全国铁路网。此前开通的川青铁路成都至镇江关段,结束了川西北高原不通铁路的历史。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的相关研究表明,高铁开通后的城镇化发展进程明显快于开通前。据铁路部门统计,杭州至南昌高铁杭黄段自2018年12月开通以来,已累计运送旅客超过3000万人次,效益显著。
信心在流动中传递
在浙江建德,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主要从事新材料领域的产业化工作,中心董事长龚彬告诉记者,尽管建德碳酸钙储量大,有原材料产地优势,但在杭昌高铁杭黄段开通前,建德距离主要科研团队所在的上海有近5小时车程,团队对项目落户建德有些顾虑。
随着杭昌高铁杭黄段的开通,研究中心不仅在建德签约落地,研究人员数量和科研成果也取得新增长。“便捷的交通条件让人员往来、学术机构交流及企业产业合作更加便利。”龚彬说。
“高铁开通,除了加速客流、资金流、信息流外,还让我们认识到更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价值,那就是信心流!信心在流动中不断被传递和增强。”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说,“高铁建设是国家福利,不能只用经济学模型计算投入产出比,还要算光明账、幸福账和未来账。它投入的是国家的力量,收入的是人民的福祉。”
中铁二院交通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马擎认为,目前高铁设计时速普遍达到350公里,加上铁路超大运能,将显著缩短开通地区与经济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带来更强劲的协同拉动。
难题在创新中攻克
随着高铁建设进入纵深,中国高铁正深入山脉河流,穿越城市城区,甚至不减速穿越机场,生态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如成自宜高铁,穿过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地下负二层,形成飞机航线与高铁线、地铁线的立体交通无缝连接,同时要求能够不减速下穿航站楼、滑行区和跑道。地面飞机起飞时速达到300公里,地下高铁时速达到350公里,巨大气动效应如何克服?
面对振动、电磁干扰等前所未有的难题,中铁二院创新研发了高铁穿越机场及飞行区的关键减、隔振技术,对航空导航、空管的关键设施设备影响降到最低,填补了高铁下穿机场的技术空白。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杭州至南昌高铁串联起杭州西湖、千岛湖、黄山、鄱阳湖、景德镇、滕王阁等著名旅游名胜,沿线有多个国家5A级、4A级旅游景区,高铁建设采取环水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全面做好铁路沿线生态保护工作。
一条条高铁线,正在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在中华大地上向前延伸。高铁开通振奋人心,鼓舞着人们奔向新的目标。
(记者谢佼、樊曦、余贤红、魏一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