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广西践行“四下基层”扎实推动乡村振兴 聚焦“急难愁盼” 为民办实事好事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重要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是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金钥匙”。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西坚持以学促干,把践行“四下基层”与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相结合,顺应人民群众期盼,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着力推动解决问题痛点难点,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全新活力。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基础。为破解乡村人才不足的难题,乡村振兴部门会同人社、财政等部门深入研究,在上一年的基础上,2023年又新招用2530名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投入乡村一线,实现4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行政村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招用全覆盖。这是广西积极践行“四下基层”,开展“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为民办好事实事的生动实践。
全区38位省级领导包联111个县(市、区),深入一线开展理论宣传、政策宣讲、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各市县把推进专项行动同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结合起来,聚焦重点地区深入调研,围绕短板弱项强化服务,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
专项行动中,自治区专班给111个县(市、区)发出提醒函和问题清单,并约谈工作推进慢的10个县(市、区),推动问题加快解决。截至2023年12月25号,研判转办自治区调研发现问题680个、办结483个,办结率达71.03%,各设区市、县(市、区)自主检视发现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2.5%。区直部门、各专责小组主动认领“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260个,协调解决238个,办结率达91.5%。
基层治理关乎人民美好生活。全区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增强践行“四下基层”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主动扛起主体责任,针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薄弱环节、农民百姓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进行靶向整治、集中攻坚、重点突破、促进发展,打通“难点堵点”,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为乡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粮食安全、促进增收等关键领域,狠下功夫、多措并举,经过两个月集中攻坚,2023年12月底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率达89.15%,较9月底提高71.95个百分点。推动2023年粮食实现丰产丰收,连续四年保持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双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个百分点,实现与经济增长同步。
针对部分帮扶产业项目“建而不成、成而不用、用而不好”的问题,在第一批主题教育中建立产业项目党员帮扶联系制度,开展产业项目帮扶专项行动,对3000万元以上帮扶产业项目开展排查整治,并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进一步深化拓展,对3000万元以下帮扶产业项目同步排查整治,按照“巩固一批、提升一批、盘活一批、另起炉灶一批”的思路,对产业项目进行分级管理、集中帮扶、分类施策,全区116个3000万元以上帮扶产业项目中,34个红级项目转黄26个,58个黄级项目转绿42个,帮扶产业项目风险得到有效化解。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广大农民的共同期盼。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视野,活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理念和方法,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科学思想方法,并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金钥匙”,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不懈地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农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成效明显增强。
全面启动实施“千村引领、万村提升”工程,分年度分类型分批次建设示范村、提升村,携手广东打造57个和美乡村试点、21个“共富乡村”示范村,共完成5400多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
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4%、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对行政村的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比去年底提高8.3个百分点。
通过开展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提升年行动,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已向全区1万个行政村推广积分制、11680个行政村推广清单制,覆盖率分别提高到67.43%、78.76%。
广西有4个县入选第二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3个乡镇、30个村入选全国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8个经典案例入选全国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数量均排在全国前列。
当前,广西干部群众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区目标赛道上奋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