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推行新的甘蔗生产种管模式,通过水肥药一体化种植和全过程实行“闹钟式”管理,使甘蔗亩产量比传统种管方式增加一倍以上,全力守好国家“糖罐子”。
当前是甘蔗砍收期,崇左市江州区的农业科技人员正在对驮卢镇甘蔗种植大户蒙毅广种植的甘蔗进行现场测产。蒙毅广采用了新式水肥药一体滴灌系统,并结合全年气候变化、病虫害规律以及田间实时监控信息,实现了水肥药一体化“闹钟式”管理,科技人员的测产结果显示,他的甘蔗亩产量比传统种管方式增加一倍以上。蒙毅广:“闹钟式的管理就定时来进行作业,从发芽到它整个生长周期,根据光照、温度来施肥、施药;闹钟式的管理对病虫害的效果是特别显著,以预防为主,今年的虫去年治,明年的虫是今年治。”
崇左地处左江旱片,甘蔗生长需水量大,由于缺水严重,甘蔗亩产量普遍在4.5—6吨左右。如今采用水肥药一体化+“闹钟式”管理模式,甘蔗田依托水肥药一体滴灌系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立体作业,定期定量补水追肥施药,实现了从单一“等天降水”和“喷药杀虫”粗放型管理向定期水肥药一体化精准型管理的转变。崇左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周爱芳:“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很受农民的欢迎,可以大幅提升产量,同时,可以实现闹钟式轻松的管理蔗地。”
据了解,崇左市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目前,通过大力推行水肥药一体化+“闹钟式”新式种管模式,在耕、种、管、收等主要环节实施智能化管理和精准作业,进一步推动了蔗糖产量有效提高。据统计,目前,崇左市蔗农人数约120万,仅甘蔗种植一项,就实现年人均收入超8500元,年产蔗糖更保持在200万吨以上。崇左市糖业发展局副局长姚娇芬:“引导种植大户、农业公司等规模经营化主体深入探索现代化农业管理新模式,充分发挥节本增效示范作用,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管理,向管理要产量、要质量、要效益,努力提高单产和总产量,力争实现蔗糖产量稳增长目标。”
(记者华英平,通讯员黄绍康、韦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