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突破3000万辆,连续15年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国。3000万辆,意味着每销售3辆新车,就有一辆“中国造”。迈上这一新台阶,离不开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拉动作用。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表现强劲,全年产销量均突破900万辆,延续产销两旺的发展势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站上新起点,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更加充沛,新车型、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中国制造增添鲜明亮色。随着汽车产业加快绿色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速涌现,中国新能源汽车正以领跑者的姿态,助推我国汽车工业朝着“汽车强国”的目标坚实迈进。
“新能源”强势领跑
2023年7月份,第200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下线。截至2023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从1到第一个100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用了近27年,而第二个1000万辆,仅用了1年零5个月的时间,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凭借换道超车的战略魄力,中国汽车产业牢牢把握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历史性机遇,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国新能源汽车优势明显,在过去的一年中,国产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中占比约三分之二,在国际市场份额越来越“重”。
据中汽协统计分析,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在数据上得到了充分体现。2023年全年产销突破900万辆,市场占有率超过30%,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在“加速跑”,朝着年销千万量级迈进,不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新动能。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张永伟不久前表示,当下,新一代电动汽车的最新车型基本都在我国率先推出,新一代汽车相关技术也往往是在我国推出的产品中率先应用,这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巩固领先地位奠定坚实基础。
绿色低碳成潮流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实现“双碳”目标,2023年12月份发布的《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中提出,汽车产业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之后通过持续努力,支撑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绿色能源低碳转型,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全方位支持。今年1月1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提到,“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
绿色低碳不仅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落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为此,中国车企瞄准纯电、混动和氢燃料等多元技术路线,精研智能化、电池、电控等核心技术,深度布局锂电和汽车电子产业链,助力汽车产业尽快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政策续航再助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市场化新阶段,政策支持也不断为激发汽车消费潜力注入新动能。在过去的一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七部委共同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支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
为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至2027年底,减免力度分年度阶梯性退坡;新能源乘用车车辆购置税从全部免征优化为限额免征;享受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进一步更新。据估算,2024年至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规模总额将达到5200亿元。
在过去的一年,结合商务部提出的“2023消费提振年”工作安排,“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纷纷开展,成果显著。近70款热门车型叠加购车补贴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此外,各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更好地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
2024年开年,多地政策继续发力,为消费提供便利。例如发放针对汽车、家电等实物商品的消费券,稳定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
在不久前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完善政策,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是“三个加快”:一是加快优化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大力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二是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提升电动化智能化技术水平。三是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不断优化完善充电网络布局,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车”扬帆出海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品性能和质量不断提升,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不仅赢得国内消费者青睐,也逐步为全球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出口规模逐年提升。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创下历史新高。
从整车出口向海外投资建厂发展,从“市场换技术”向“技术输出”转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凭借先发优势和智能化应用,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全球风向标。
从我国的商品出口来看,从服装、家电、家具等为代表的“老三样”到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为代表的“新三样”,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折射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
据海关统计,2023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增长29.9%。新能源汽车出海,带动全产业链向海外扩张,不仅为汽车产销贡献增长亮点,更为中国外贸经济增添活力。
进行本地化生产、在当地建立完善的销售体系,是车企出海的重要路径。2023年,出海之路越走越宽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加速布局海外建厂。广汽、长安、哪吒等车企纷纷在东南亚地区开工建设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2023年12月,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塞格德市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2024年年初,长城汽车旗下电动汽车品牌欧拉好猫在泰国罗勇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正式下线。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加速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设厂,带去先进技术、先进产品,让全球更多用户享受到科技进步成果。张永伟认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的亮点应该是在海外生产、海外销售的比重越来越大。
产业链优势扩大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配套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新阶段。目前我国已经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东北地区等多个规模较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以中国重要的产业走廊——长江经济带沿线为例,从重庆的长安汽车、赛力斯汽车,到湖北的东风汽车,到安徽的奇瑞、江淮、蔚来,再到上海的上汽、特斯拉等等,汽车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形成一个个新能源汽车驱动发展的产业集合带。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的背后,体现的是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实力。以动力电池为例,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六席,市场份额超过60%,在全球市场具备极强的竞争力。基于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先发优势,一个结构完整、有机协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喷薄而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愈发显现。
电动化、智能化变革重塑了汽车产业价值链,新能源汽车向着更好的智能化体验和高阶自动驾驶持续升级。完善的产业链条、过硬的核心技术以及越来越普遍的充电基础设施,让更多消费者爱上绿色出行。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依然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主要驱动力。”张永伟预测,“2024年我国汽车增长势头延续,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有望达到1300万辆,整体渗透率或超40%。”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和消费潜能将被进一步激发,新能源汽车发展未来向好、前景可期,将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的龙头拉动作用。(文/王梦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