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出台多项容错纠错机制 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闻眼|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2024-02-18 08:14:33|网络编辑:杨琪玉

目前,广西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区GDP比重达六成,提供城镇就业岗位超过八成,经营主体超过435万户。民营经济已成为支撑我区发展的重要力量。2023年以来,广西出台多项容错纠错机制,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5月份,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重审蒋某某骗取票据承兑一案,并作出再审判决,撤销原裁判,宣告蒋某某无罪。自治区高院审监二庭庭长覃晓宁:“本案当中原审被告人虽然是骗取银行资金,但他提供足额担保和保证金,也按时兑付票款,没有造成银行的损失,也没有危害国家金融安全,因此根据《刑法》的规定,是不构成犯罪的。

盘活民营经济,资金“活水”必不可少。但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融资难成为长期困扰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一大顽疾,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使用不规范手段的现象时有发生。覃晓宁告诉记者,应当客观看待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实困境,依法妥善处理企业经营中的不规范行为,让企业家吸取教训,让企业得到救治、规范发展,“本案的重审改判就是以生动鲜活的故事向人民群众释放法治信号,回应社会关切,增强社会公众特别是民营经济人士对公正司法的信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据统计,2023年,全区法院依法审结涉企民商事纠纷案件34.6万件,其中87.1%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涉企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时长同比缩短23天。同时,部署开展“企业清淤”专项执行行动,对2019年1月1日以来涉企未执行完毕案件进行集中梳理,为企业执行回款264亿元,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自治区高级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梁炳扬:“下一步,我们将更加准确把握司法服务民营经济的着力点和结合点,有针对性地完善司法举措,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司法质效。

广西日前印发《广西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包含“加强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优化市场监管领域信用修复程序”“对民营企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制度”等容错纠错机制。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健全完善信用监管规则,制定实施《广西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出实招”帮助企业重塑信用。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军:“开通了经营主体信用修复‘网上办,实现了信用修复全过程‘零见面‘零跑腿’‘零费用,共为14余万户经营主体修复信用。对情节轻微、未造成社会危害及较大风险的初次失信行为,免于信用惩戒。全区共有3万多户个体工商户逾期补报年报免予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刘军表示,下一步,全区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做好信用修复“加减法”,引导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及时开展信用修复,“在自贸区、各试点地区探索将经营异常名录列入及移出记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结果记录、误报错报年报数据等事项纳入信用修复范围。对经营主体线上提交符合条件的申请,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作出修复决定时间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营造‘守信、知信、重信的诚信经营氛围。

(记者 刘晓宇)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