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三大工程”之一的城中村改造正在快速推进。
近日,多个城市传来城中村改造项目获得专项借款资金的消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密集投放,授信规模接近万亿元,助力稳投资、稳增长。
专家认为,后续资金将根据项目进展持续投放,助力城中村改造提速。当前要以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作为抓手,加速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专项资金迅速到位
授信规模近万亿元
1月30日以来,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渐次落地。据统计,已有包括济南、青岛、合肥、石家庄、沈阳在内的30余个城市披露了相关授信情况,授信规模已超9100亿元,主要由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两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数据显示,截至2月21日,农业发展银行向22个省份28个城市累计投放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521.25亿元,惠及村(居)民28万户,建设安置房52万套。截至2月20日,国家开发银行发放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超360亿元,涉及北京、上海、广州等32个城市223个项目,惠及城中村居民26万户,支持建设安置房54万套。
从各地资金落地情况看,首批专项借款资金主要用于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前期费用、征收补偿、安置住房建设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上海为例,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近日向上海金桥(集团)有限公司发放首笔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15.58亿元,主要用于浦东新区唐镇小湾村、暮二村等地块城中村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征收补偿等。
为推动资金尽早到位,金融机构积极动员并建章立制。2月21日,国家开发银行在广州举行服务“三大工程”现场推动会,对推进服务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金融服务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力争尽快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商业银行因势而动,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出“城中村改造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改造中各参与主体提供包括投贷联动、咨询顾问、村集体金融支持、村民金融服务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
多地明确“施工图”
积极争取资金支持
城中村改造的主力是特大超大城市。目前来看,涉及城中村改造的城市范围有进一步扩容的趋势。
多地将城中村改造列为改善民生的“头号工程”。上海去年启动了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今年计划再启动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广州今年将推动149个城中村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宏伟2月19日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今年是城中村改造突破决战之年,城中村改造对于“再造一个新广州”至关重要。
在城中村改造“施工图”明确后,各地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天津统筹谋划、全面评估城中村改造项目,在严格把好入口关的同时,积极对接国家部委和政策性银行,争取专项借款资金支持,目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已将天津17个申报专项借款项目列入全国首批项目清单推送至合作金融机构。大连全年计划启动2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将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完善城中村改造相关政策。
首批申报专项借款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已获得相应授信。合肥共有1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申报专项借款,全部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批,获得授信441亿元。济南今年将启动5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获批专项借款授信940亿元,其中73.71亿元已发放到位。郑州申报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的58个项目已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批,2024年计划发放额度508亿元。
资金支持不缺位
来源有待进一步拓宽
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和以往有所不同,其难点在于资金投资大、回报周期长、融资成本高,因此资金支持要环环相扣。
从资金来源看,目前城中村改造除了依靠专项债、专项借款,还有来自央行的抵押补充贷款(PSL)。央行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2023年12月及2024年1月PSL合计净新增5000亿元。这意味着,来自央行的PSL资金已到位,正在为城中村改造及时补充低成本、长期限的资金。
“城中村改造的核心难点包括改造项目资金压力大、遗留项目征收难度大、后期安置难度较大,以及市场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东北证券表示,应进一步扩大资金来源,利用专项债、财政拨款、银行贷款、PPP模式、城市更新基金、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等多元化渠道来减轻资金压力。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结合当前形势来看,城中村改造仍然存在资金缺口,这将影响城中村改造的进度和节奏,商业银行应提前发力,尽早参与城中村改造项目。近期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密集发布,金融机构要对以“三大工程”为代表的房地产重点领域加强研讨论证,进行系统梳理并形成清晰的定位,对合理融资需求做到“应满尽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