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方略 谋创新 抓落实】
桂林:打造农文旅高质量融合“桂林范本”
桂林市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聚焦乡村“形、实、魂”,融合农文旅,突出青山绿水特色、守住乡土文化本色、擦亮村民幸福感成色,努力打造农文旅高质量融合“桂林范本”。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桂林文旅消费火热,据测算,2024年春节假日期间,桂林市共接待游客751万多人次,同比增长74.9%;实现旅游总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111.27%。其中,阳朔县白沙镇遇龙河景区游人如织,除了美丽的山水,游客还能体验到千米金色竹筏“巨龙”巡游等文旅项目。
广东游客廖丽丽:“(巡游)很壮观,很用心,很不错,很棒!”
游客们纷至沓来,推动“夜经济”持续火热,也为村里的民宿、餐馆再添一把“火”。
遇龙村餐馆老板陈小东:“每次到巨龙巡游,我们这里的都爆满了,基本上都有20桌左右,其他客人跟朋友来的话需要预约排队了。”
同样火爆的还有七星区沙洲村、竹江村,春节期间,一车又一车访客慕名而来。当地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不断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目前,竹江村每年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0年前的6000元增加到了现在的23000元,很多外出务工村民实现了返乡创业。
沙洲村草莓种植户文金:“(您家种了多少亩?)一共加起来有10亩。(你原来是在外面打工是吗?怎么想到回来的?)是的。村里面搞乡村旅游嘛,回来做一点事情。(收入怎么样?)一亩地两三万元这样。(跟原来在外面相比呢?)强多了,在家里还能照顾老人、小孩。”
近年来,桂林市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为抓手,开启“一村一策”乡村建设模式,通过开展村屯“三清三拆”等举措,共完成5638个村屯全域基本整治,打造出1000个以上生态宜居乡村,12个中国美丽田园、美丽休闲乡村,280个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重点村。
乡村颜值提升的同时,桂林市还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不断激发乡村的深层潜力。其中,灵川县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入全域旅游布局,先后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等荣誉。如今,灵川县还在积极探索“传统村落+”模式。
桂林市灵川县县长陈文彬:“大力挖掘爱莲文化、红色文化、漓水文化、农耕文化、古商道文化等情感价值、艺术价值、人文价值,让传统村落‘火’起来。以节为媒,传承乡村文化,持续输出文旅热点,丰富业态,提升乡村活力。”
为进一步发展休闲农业,桂林还专项编制了《桂林市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桂林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立足各村特色农业优势产业,推进休闲农业示范点建设。出台《桂林生态民居旅馆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全市创建自治区四星级及以上星级乡村旅游区29家、星级农家乐86家,直接带动吸纳就业人数1.2万人,受益农户8000多户。2023年,桂林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600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400亿元,位居全国全区前列。
桂林市市长李楚:“我们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战略。进一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全力做好农文旅融合大文章,加快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记者 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