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首个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建成试运行
精准追踪让噪声现出“原形”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了解到,以南宁为试点的广西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系统于2023年底正式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这一项目不仅填补了全区声环境自动监测的空白,也为其他13个设区市推进城市区域噪声自动监测提供了样板,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网络体系,逐步形成自动为主、手工为辅的融合监测。
AI追踪“无形杀手”精准锁定噪声源
“监测系统可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监测,能识别噪声声源并录像,实现监测数据实时采集,有望成为城市声环境状况最准确可靠的耳目。”自治区南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四级调研员黄超介绍,声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具有频谱分析和噪声事件报警、自动录音并上传等功能,同时该系统还运用了AI智能技术,精准锁定噪声污染这个“无形杀手”。
“这一系统在运行后立即得到了实战检验。”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监测与预警预报室高级工程师黄增介绍,2月24日,广西声环境监测平台数据审核人员发现南宁市凤岭北有个点位噪声值超标,经过运维人员查询后发现有突发噪声,后调取录音判断出点位周边有人放鞭炮。
“以前主要以手工监测为主,且只能监测声音有多少分贝、是否超标。现在,随着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建成,可以通过声源识别溯源系统判断,声源在哪里,类型是什么,对于噪声污染治理更有针对性、更精准。”黄增表示,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系统的多项功能将可为后期噪声污染投诉和精准整治提供监测数据。
今后,随着全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管理系统平台的搭建,可实现自动监测数据实时传输、监测设备远程质控、GIS地图可视化展示、突发声源自动预警、环境质量实时排名等功能,通过对城市声环境实时在线监控,管理人员还可第一时间掌握整个城市的声环境实时状况,能有效解决以往监管不到位、监管人力不足等问题。
从试点到推广加大力度还“静”于民
2023年6月,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并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持续推进全区2023—2025年声环境质量改善,力争到2025年,广西14个设区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全区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
根据《方案》,南宁作为广西首个声环境自动监测站试点城市,目前已建设20个功能区声环境自动监测点位,覆盖青秀、兴宁、江南、良庆、邕宁、西乡塘、武鸣等7个行政区,包括文教办公、居民住宅、工业企业及道路交通等4类功能区。今年底前,完成柳州等13个设区市180个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点位自动监测系统建设。2025年起,全区14个设区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广西将持续加强噪声污染源头防控,加大噪声监管执法力度,细化社会共治举措,聚焦突出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控制噪声扰民,创造宁静生活环境。2025年起,自治区及各设区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公开发布声环境质量状况信息和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更好地满足群众对噪声污染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 黎兆齐 通讯员 韦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