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传统手工艺品、苗木花卉、衣帽鞋袜、箩筐锄头……这两年,在广西柳州市,拥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集市愈发火热,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热衷于“反向赶集”,乡村游愈来愈“火”。
在电商购物发达的今天,这种传统的商贸形式为何热度不减?近日,我们走进柳州部分乡镇乡村集市,感受其独特的魅力,探寻城市周边的人间烟火气。
“土货”云集 熙熙攘攘
在柳州市鱼峰区里雍镇的集市,摊位上摆满了土鸡蛋、新鲜蔬菜、油炸小吃以及活鸡活鸭等“土货”,吸引不少人驻足选购。
看着现场熙熙攘攘的人群,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比起大城市中习惯“快递放驿站、外卖送上门”的生活,乡村集市显得格外接地气。
“乡村集市里简单质朴的叫卖声接地气!”58岁的柳州市民刘先生热衷赶集,在网上查找各个县区的“圩日表”,挑选目的地,是他闲暇时的一大乐趣。“鹿寨、融安、融水等周边县区都是我常去的地方。”他表示,近几年,乡村集市环境变好了,基础设施愈发完善,群众赶集的体验感也越来越好。
乡村集市作为连接乡村传统与城乡经济的“交汇点”,其火热的背后,既反映出基础设施建设与周边配套的不断加强,也体现出城乡统筹发展带来的巨大潜力。
柳州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市以推动乡镇集贸市场升级改造为重要内容,实现乡镇商贸中心提档升级,提升农村消费市场活力,共改造乡镇集贸市场64个。
老少皆宜 承载乡愁
乡村集市“土”味十足。近年来,乡村集市上出现了不少年轻人的身影,95后的赖玲玲便是其中之一。“周末我喜欢约小伙伴一起来乡下‘逛吃’。”近日,正逢鱼峰区里雍老街的圩日,赖玲玲与同伴从柳州市区驱车赶来,只为光顾一家只有圩日才营业的柳州螺蛳粉店。
赖玲玲表示,她在农村长大,对充满乡土气息的集市有着别样的情结。
“我追寻的可能是一份乡愁,像烤玉米,记忆里小时候吃过爷爷烤的,在这样的乡村集市能吃到,仿佛回到了童年。”80后陈思瑞说,来到这类“土”味十足的地方,感觉特别有亲切感。
此外,乡村集市里独具特色的小吃让游客流连忘返。市民沈晓艺每逢周末,都要到柳南区洛满镇购买水油堆,顺便“淘一淘”乡村好物。“我特别爱吃洛满水油堆,每次来我还会买些时令花卉苗木。”
“洛满镇水生态良好,盛产稻米、糯米和甘蔗。每逢圩日,村民在集市上摆起水油堆摊,现做现卖,很受欢迎。”柳南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洛满镇的乡村市集每3天为一圩,现已达到10个大圩场的规模。
一小吃、一碗粉、一特产带热一个乡村集市,各乡镇通过突显本地特色,以“舌尖”带动“脚尖”,助力乡村振兴。
深挖资源 活跃消费
乡村集市是传统消费的回归,也是创新业态的延伸。“反向赶集”让近郊游、乡村游更火热,也推动了县域旅游资源的挖掘。
“借助乡镇文旅热、民族风情等,县域消费更加活跃。”柳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积极开展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融洲风情商业步行街等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培育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八寨、月也侗寨,以及融水梦呜苗寨等夜间消费集聚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新场景。
作为一种商业形态,乡村集市也已成为推动文旅融合的创新载体。
“不少旅行社还推出了以乡村游为主题的一日游项目,十分受欢迎。”柳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柳州市加快推进乡村集市休闲旅游业发展,积极挖掘乡村集市的特色文化旅游等资源,在吸引人气的同时推进乡村经济稳步发展。
据悉,洛满水油堆制作技艺2020年入选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23年,洛满镇赶圩日入选第九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特色美食与文化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撑”起了乡村振兴的新思路。
该负责人还表示,乡村集市既能展销乡村的特色农产品,又能将“赶集”进一步延伸。把夜生活与“村超”“村晚”这类群众性文体活动紧密结合,既繁荣了乡村夜经济,又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除了新媒体助力和青年参与外,不少地方政府也充分利用乡村赶集的形式,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提振消费信心。”(陈粤 刘心蕊 付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