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守望相助和谐家园

新闻眼|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2024-03-30 08:43:02|网络编辑:王琳

【学方略 谋创新 抓落实】

共建共享守望相助和谐家园

多年来,“民族关系”一直是广西各族群众最满意的社会发展指标,据统计,全区由两个以上民族组成的家庭超163万户,“十口之家、情融五族”比比皆是。各族儿女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龙凤村金鸡屯,今年83岁的何明星一家是个多民族家庭,何明星是壮族,妻子是仫佬族,儿媳是汉族,他们家的餐桌上就融合了几个民族的口味,有壮族的糍粑、粽子,也有仫佬族的冷食、白汆。3个民族6口人,互相尊重民族习惯,日子过得幸福美满。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龙凤村金鸡屯屯长林世学:“在我们屯,不乏像何明星这样的多民族家庭。我们屯70多户380多名村民,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京等7个民族,村民讲仫佬话、壮话、侗话、苗话、桂柳话、客家话、闽南话等11种方言。我们村各民族世代和睦,宛如一个大家庭,谁家有困难,村民都主动去帮忙。”

广西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在这个共同生活的“大家庭”里,各族群众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有效解决各族群众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崇左市江州区石景林街道丽金社区参考医院精准化诊治流程,探索创新建立了“民事诊所”机制。社区各族群众遇到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都可以到‘诊所’看‘病’。”丽金社区党委书记吴羚蓉:“自从‘民事诊所’创办以来,我们累计为民办实事1398件,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390件,调解率达99.43%。”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指出,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是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广西不断探索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新办法、新途径,持续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

文华社区是平桂区易地扶贫搬迁特大型集中安置点,安置了各族群众4075户2.1662万人。为促进安置区各族群众共同进步,当地在社区周边布局重点产业园,带动搬迁劳动力就近就业。通过“点对点送工”等就业扶持模式,实现户均就业人口达到2.5人。贺州市平桂区移民发展中心主任杨小丽:“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解决就业是关键。截至2023年,我们平桂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周边共建成产业园区7个、新型经营主体2169个,带动1300多户搬迁群众参与产业务工。”

今年1月,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名单公布,广西有14个地方和单位上榜。此外,广西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88个、模范个人293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69个。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彩娟认为,共建共享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就是要求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营造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罗彩娟:“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广西故事,此类故事是非常的多,比如我们知道的田林的‘壮族祭瑶娘’故事、还有金秀的《大瑶山团结公约》等等,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资源,不断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助推共建共享守望相助和谐家园。”

(记者陶启堂、郭琳 通讯员李晓璇、韦雪妍)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