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西三市探索“无废城市”建设特色路径
变废为宝 城市发展更美好
“无废城市”是一种现代化的城市管理理念和发展模式,其目标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生产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以实现城市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2022年4月,生态环境部等18部委发布了国家“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广西的南宁、柳州、桂林等3个设区市成功入围。
建设“无废城市”是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两年来,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等相关部门帮扶指导下,这3市的“无废城市”建设有何进展和特色亮点?广大市民如何参与到“无废城市”的建设当中?今年3月30日是第二个“国际无废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访。
1 南宁 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建设和管理模式
“我们平常随意丢弃的生活废物,就一定没有用吗?”3月30日,南宁市生态环境局联合青秀区新竹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单位开展的“国际无废日”进社区活动,就引发了不少市民的思考。在“垃圾朋友圈”展台,小朋友将印有垃圾名称的卡片投入相应的垃圾桶中,投放准确即可获得礼品,在游戏互动中学到了垃圾分类知识;在“咖啡渣新生”展台,环保志愿者们展示利用旧衣物和晒干的咖啡渣制作除臭包和除湿包,让咖啡渣有了新的使用价值。
普及“无废”理念,启发市民点亮更多的绿色生活“新主张”。这次“国际无废日”进社区活动,是南宁市“无废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将南宁市建设为面向东盟的“无废城市”样板工程,逐步形成“无废南宁”建设和管理的经验模式——记者从南宁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该市在“十四五”时期的“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中已有明确目标。其中,在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垃圾分类方面,就推出了相关举措。
时下,南宁市按照固废处置设施“分区布局、分期实施、分项建设”的规划方案,在各个片区建设多个“1+N”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独具南宁特色的固废处理“一城一企”模式。目前,已建成投运南宁市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六景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城西生活垃圾中转站,正在建设宾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武鸣生活垃圾转运项目,开展江南循环经济产业园前期工作;建成投用三峰、建宁康恒、六景3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初步实现建成区原生垃圾零填埋。2023年,南宁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建成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6.75%,建成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6.3%,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约67.3%。
有关实施方案还提出,在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责任全覆盖、类别全覆盖及分类投放、收集、运输系统全覆盖;到2025年,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容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普及、推行分类收运的居住小区,城市城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0%。
“市民可以通过日常点滴参与到‘无废城市’建设中,例如做好垃圾分类、践行光盘行动、拒绝过度包装商品等。”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固废科科长刘宝庆表示,南宁市还将进一步建设无废工厂、无废学校、无废机关、无废社区等“无废细胞”,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2 柳州 推进工业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变废为宝,要靠技术创新的真本领。“柳州市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固体废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管理难度大。”柳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柳州市“无废城市”建设以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重点,聚力谋划“双碳”目标下“无废城市”建设路径,探索具有柳州特色的“无废城市”管理新模式。
该市围绕工业固废产废量高、农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低、生活固废收集利用体系不完善等矛盾问题,研究制定了“无废城市”建设的工作任务,并突出四大特色亮点:以推进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为抓手,培育汽车、机械特色产业集群;推进“无废工厂”建设,探索钢铁行业“无废钢厂”发展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柳州螺蛳粉无废发展模式;推进柳州市静脉产业园建设,探索多源固废减废降碳协同处置模式。
柳州市静脉产业园由柳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业主单位统筹建设,位于柳州市鱼峰区里雍镇北部,园区规划用地3982亩。目前,静脉产业园已形成以生活垃圾焚烧为核心,具备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医疗废物、污染土壤、大件垃圾等综合处理功能,并利用项目间多源固废协同处置,实现了热能、电能、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未来,该园区将通过产业拓展和延伸,进一步探索固废数字化转型等业务,打造“无废园区”新标杆,为柳州市“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示范效应。
如今,柳州市建立“无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并制定工作目标。经过不断推进,目前,柳州市“无废城市”初见成效,工业、农业等方面推行绿色发展,加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能力。而在创新方面,该市以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为抓手,推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建设,构建发展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体系。同时,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该市加快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深入推进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建设,初步形成螺蛳粉无废发展模式。
柳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联合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将“无废城市”与低碳城市、气候投融资等试点工作融合发展,大力开展无废园区、无废社区、无废学校、无废商场等“无废细胞”建设,将“无废细胞”变成践行“无废理念”的窗口和亮点,稳步推进柳州市“无废城市”建设。
3 桂林 人人共享绿水青山“无废”成果
3月29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与桂林市“无废办”在桂林市首批“无废旅游景区”象山景区联合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图文并茂的展板、引人注目的横幅、简明形象的宣传资料吸引了广大市民和游客朋友。
“‘无废城市’并不是指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够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桂林市“无废办”副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熊小斌向市民和游客朋友介绍“无废城市”的相关理念。
桂林市基于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目标,在“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中,围绕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处置、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活垃圾分类、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难题,研究制定了覆盖多个领域的8项主要任务。其中,要求充分发挥桂林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以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为两大抓手,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以及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建设“无废民俗乡(镇)村”,形成“红+绿”生态旅游与绿色产业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打造桂林特色的“无废城市”样板。
目前,桂林市正在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如“无废旅游”设施建设方面,“十四五”以来,桂林市优化共享单车公共资源配置,完成2万余辆共享电动自行车的注册登记上牌和投放。漓江景区于2023年4月20日推出首批纯电动力游览排筏。该项目是桂林市2023年“无废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和引领性项目,目前已全面完成1000余艘纯电动力游览排筏建造,全国首张游览排筏检验证书正式发放。
成功创建首批4个“无废工厂”,2个“无废旅游景区”;医疗危废处置全覆盖,处置能力位居全区前列;象山根雕产业园实现废树根变“废”为宝……一系列成果为桂林市“无废城市”建设掀开了崭新一页。
“我们距离人人参与‘无废城市’建设,人人共享‘无废’成果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熊小斌坦言。下一步,桂林市将持续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并以无废工厂、无废旅游景区等“无废细胞”为切口,通过培育学校、医院、社区、酒店等这些让人们日常触手可及的微小单元,让“无废”成果融入百姓生活。(记者 余 锋 通讯员 韦夏妮 蓝皓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