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落地,破解跨省就医之痛

广西新闻|来源:广西日报2024-04-29 09:49:40|网络编辑:刘婷

D1878次,柳州到广州南;D2948次,广州南到柳州……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大年乡高马村村民贾文新的手机里,仍保存着近两年动车购票记录。为了给儿子治病,他多次前往广东寻医问诊。

单程约500公里,不短也不长,却一路盛满了这个中年男人的忧与愁。

频繁往返于粤桂两地的,还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原执行院长杨思达。从柳州开往广州南最晚一班高铁列车G2895次,是他最常乘坐的车次。

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因为一项“国字号”试点任务的落地,而在人生轨迹上有了交集。

“你不知道跨省看病有多难”

2021年8月的一天夜里,在广东佛山打杂工的贾文新,接到一个心惊肉跳的来电:“小儿子突然吐血了!怎么办?”手机那头的妻子吓坏了。

年仅4岁的孩子当晚被送到融水县城的医院。经检查,却未能明确病因。

贾文新膝下二子一女,妻子全职在老家带娃。他只好放弃打工,带着孩子四处看病。可一年过去了,积蓄花光,病情仍反复无常,“有时一个多月,有时两三个月就会吐一次血”。

他心一横:“干脆去广东的医院看看!”这意味着开支更大,“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好不容易凑了近10万元”。

赴粤求医首站佛山,无果。转战广州,头一天就被“住宿贵”难住了。问了八九家,才找到一家日房费180元的小旅馆住下。“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每天我们都要走一个钟头去医院。”

“你不知道跨省看病有多难,食宿开销大,医保报销比例低。”贾文新对记者说,“特别是大城市的好医院,天天上网查专家号。有朋友在上海某三甲医院看病,一个月才挂上号。到了医院人又爆满,光从楼下排队上电梯到专家楼层,就花了一个钟头。”

有相同境遇的人不少。据自治区医保局统计,广西赴区外就医的患者医保住院结算一年就超过20万人次,其中超七成去了广东,湖南、浙江、上海、海南也是主要溢出地。异地就医较多的病种,主要集中在支气管肺炎、脑梗死及肺、肝、乳房恶性肿瘤等疑难重症。

大病跨省就医,民生切肤之痛。党和国家下大力气要解决群众这一急难愁盼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选择在部分患者流出多、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省区开展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2021年7月,广西被纳入第二批试点省(自治区)。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出台政策清单,从资金保障、人才引进、岗位薪酬、医保、科研保障、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和药械使用、用地及规划保障等7方面予以支持。

各方紧急行动起来——

2022年12月17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依托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建设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简称“湘雅二院桂林医院”)挂牌运行;10天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依托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柳东院区建设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简称“广妇儿柳州医院”)挂牌运行;又过10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依托自治区人民医院东院建设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广西医院”)挂牌运行……这些输出医院均处于全国顶尖水平。

“病人不动专家动。”首批来自广东、湖南的精锐专家团队,告别家人,背负行囊,陆续奔赴桂林、柳州、南宁工作,开启1—3年的“出长差”。

“我们不是来打酱油的”

“王炸”天团、医疗界的“国家队”来了!好消息不胫而走。但奔走相告之余,也有人在观望:“他们会不会只是走个过场?大家心里没底。”

身为国内儿童神经内科领域权威专家,杨思达躬耕36年,带领团队一次次从“生命的禁区”突围。成为广妇儿柳州医院首任“掌门人”后,他依然忙个不停。

输出医院与依托医院怎样更好地融合发展?如何迅速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获得群众认可?“需要解决的难题远不止于此,这对各方都是重大考验。”面对采访,他不愿多提自己,而是希望记者多关注年轻的同事们。“不少人上有老下有小,但他们义无反顾,舍小家为大家。”

38岁的梁恒星,任湘雅二院桂林医院胸外科主任。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公寓,还要查文献、写课题。儿子才2岁,岳父和父亲身体都不好,一个做了心脏搭桥,一个做了胃肿瘤切除术。“只要科室没有重病人,周末我都尽量争取回长沙。”他对同为医生的妻子说,“有些同事的孩子要中高考了,不适合外派,我们的孩子小,自己克服一下。”

中山一院广西医院消化内科执行主任冯瑞,下班路上接到单位的派驻电话通知,3天后便到了广西。女儿上小学五年级,主要靠父母帮带。“原本想着一到两周可以回趟家,后来发现做不到。”由于在中山一院还承担着教学科研任务,她只好挤出中午、晚上或周末时间,线上指导硕士生。

“我们不是来打酱油的,真想实实在在做点事,把自己的所学所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冯瑞说。

她结合中山一院消化内科的优势学科和广西本地特点,以炎症性肠病、肝病诊疗、内镜诊疗3个亚专科作为科室主要发展方向,并依托多院区联合会诊等机制,带领团队成功诊疗多起疑难病症。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成功运行,为广大跨省求医患者带来福音。

闻讯返乡的贾文新如倦鸟归巢,带着小儿子住进了广妇儿柳州医院。孩子在广州确诊为门静脉高压症,一直等了四五个月,也没能等到床位,再不及时治疗,一旦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发大出血,将危及生命。

病情不等人!2023年11月29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肝胆外科主任温哲教授专程赶来主刀。手术长达7个多小时。当孩子被推出手术室,大夫告知“很成功”时,一直守在走廊粒米未进的贾文新长舒一口气:漫长的求医之路终于望到了头。

同样熬出头的,还有受右脸三叉神经痛折磨14年之久的合浦人吴秋生。“神经像被人一把拉扯起来,接着像被无数锋利的刀割。”忍无可忍时,50多岁的汉子抱头痛哭。他在外省医院转了一大圈,最终回到南宁,在中山一院广西医院得到根治,彻底摆脱噩梦。

说起为自己做手术的副院长杨超及其团队,他竖起大拇指:“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国家队”

一边是远离“舒适圈”,常年奔走,送医上门;一边是“大病不出省少跑路”,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家级优质医疗服务……医者主动“由易到难”,换来群众“由难到易”。截至2024年2月,中国已确定五批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覆盖所有医疗资源薄弱省份。

短短一年多,加快输出医院“品牌、人才、技术、管理”平移到项目医院,设在广西的3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焕发强劲活力。

湘雅二院桂林医院的心血管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等临床科室及麻醉科等支撑科室均有派驻专家,在广西首家开展术中冰冻免疫组化检测,成功开展疑难复杂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腹腔镜下胃袖状切除术、CT引导骨骼病理组织穿刺活检术。

“我们对肺小结节等疾病能更精准地治疗,还用上了肺手术无管化技术。总院胸外科能做的大手术,现在这里也基本能做了。”梁恒星说。

3月28日,湘雅二院桂林医院占地18万平方米的临桂院区启用,总床位达1700张。针对异地就医最集中的病种,湘雅二院把在国内排名靠前的“王牌”学科平移至桂林医院,形成1+8学科群的格局。

中山一院广西医院结合广西发病率高、转外就医集中的病种,重点建设心血管、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妇产科、耳鼻咽喉头颈等5个学科。自独立运行以来,开展院内首例临床技术60项,填补广西空白13项。

1月18日,中山一院广西医院二期项目开工。医院执行院长李健表示,随着新设备的引进,一批新技术会加速应用。

广妇儿柳州医院新开设儿科系列18个专科/专业组,开展新技术项目126项,其中国内先进、广西区内领先项目58项,多项技术实现区域内医疗领域“零的突破”。一年来,从区内其他城市到该院就医的儿科患者人次同比增长17%,从区外到该院就医患者增长50%,20余例原来需要转至北上广等地区的疑难复杂疾病在本地得到有效救治。

“我们既然来了,就要把触角延伸到基层、扩展到周边,更要变派驻‘输血’为自动‘造血’。”各专家团队全程参与医疗救治、病例研讨、巡回义诊、学术探讨等,通过“师带徒”和各类培训,加快培养储备人才,力争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留在本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国家队”。

此外,广西依托区内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在梧州、玉林、河池、防城港的4家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也全部挂牌运行。

据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3—5年努力,广西将在患者流出多、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建成较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中心、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和较高水准的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带动区域医疗水平整体提升,最大限度减少异地就医。

一年之计在于春,暖湿的空气中草木蔓发。随着儿子身体逐渐康复,回归正常生活的贾文新重返佛山打工,将微信名改为“努力前进”。

4月18日,刚刚卸任执行院长的杨思达与同事完成交接。他说,以后还会奔波于两广之间,“项目医院的建设刚起步,扶上马还要带着跑起来”。

眼下,广东、湖南常驻广西3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专家已超百人,各输出医院的派驻专家还在不断往广西集结,无数感人的故事仍在继续。(记者 关海芳  通讯员 沈菲菲 劳菊荭)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