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现代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6月24日至25日,自治区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围绕“加快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服务国家重要战略腹地建设”议题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助力开创广西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广西作为国家“西电东送”“天然气南北互通”重要通道,是开发核电、海上风电、抽水蓄能、生物质能、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有利地区。2023年,全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区发电总装机容量的60%。全国首座商业化分布式氨分解制氢加氢一体站项目在南宁建成投产,大藤峡水利枢纽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自治区政协常委、崇左市政协主席王建毅:“要大力推动清洁煤电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再规划上马一批清洁煤电项目,发挥其支撑性、保障性、调节性的作用,同时要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广西甘蔗蔗区和林业主产区,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培养一批‘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的百千万千瓦级示范基地,形成多元的能源保障体系,为广西的能源安全提供保障和支撑。”
自治区政协常委认为,广西扎实推进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建设,能源设施建设稳健推进,清洁能源占比快速提升,电力保供应对安全有序,区域互联互通持续加强,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初具规模。建议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绿能资源优势,加大顶层设计力度,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加强与东盟能源互联互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助推加快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
自治区政协常委、梧州市政协主席黄振饶:“探索‘科创双飞’模式。一方面,深化与大湾区及国内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和高校协作,设立科创机构,促进产学研融合。另一方面,鼓励支持相关市县及龙头企业在大湾区核心城市设立科创岛、孵化器、企业技术中心,打造招商展示新平台,使之成为融入大湾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前沿。”
自治区政协常委建议,要结合我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打造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带动力的沿海临港基础性产业。加强与东盟能源互联互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高电力互联互通水平。
自治区政协常委、南宁师范大学科研管理处处长黄燕敏:“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打造石化产业集群,与东盟国家建立跨境产业链合作。并根据各自具有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合作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的产业园区,促进资源在区域内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不断提升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水平,构建面向东盟的石化产业集聚区。”(记者蒋文婷、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