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方略 谋创新 抓落实 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
广西筑牢“三农”根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指引下,广西坚持“三农”重中之重战略地位,推动农业农村改革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筑牢农业、农村、农民的根基,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业快速发展,农民福祉提升,乡村变得更美、更富。
2021年,广西与全国同步迈进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广西鞍马未歇,向乡村振兴全力“开拔”。当年,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在兴安县召开,誓言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新平村村民凌新超2023年初被确诊为急性肝衰竭,先后花费五万多元的治疗费用。当年,凌新超通过扫描广西监测对象申请微信二维码,申请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
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党委宣传委员李霄榆:“村委入户了解他的情况之后,经过村委评议、镇里审核,最终由城区审定纳入。广西推行线上三级无纸化审批后,十三天内就会把他纳入到防返贫监测对象之中。”
最终,凌新超被确定为监测对象。凌新超:“村里帮我申请了低保,还让我获得了公益性岗位,住院治疗费用的报销也多了,家里也有了一定收入。”
截至目前,广西建立1.2万多名村级信息员和3.6万多名网格员队伍,每年组织集中大排查、开展常态化摸排,对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应纳尽纳、动态监测。此外,广西实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三年行动,建立健全长效化常态化帮扶机制,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累计发放产业以奖代补资金30.67亿元。
自治区党委农办农村工作处一级主任科员王鹏:“广西在全国率先实施‘防返贫 守底线’专项行动,构建‘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被牢牢守住。2023年,广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2.5%,高于全区农村水平5.5个百分点。2023年,广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万元,是2013年的2.4倍。”
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活,则农业兴、乡村旺。
2016年,我国正式发文,确立农村承包地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目前,广西建成1个自治区级、6个市级、101个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建立乡镇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站458个、村服务点3899个,累计成交产权流转交易2.39万单、金额115.43亿元,涉及农户20.65万户。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政策与改革处处长梁家炬:“目前,全区确权承包地面积4550多万亩,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871万本,颁证率超过了98%。”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村“三变”改革盘活农村闲置土地等各种资源,撬动社会资源投入,改出农村新天地。截至2023年底,广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万元,60.7%的行政村年收入突破10万元。“桂惠贷”“惠糖贷”“螺蛳粉贷”持续丰富农业投入机制,让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今年截至目前,依托“桂惠贷”政策,广西投向农业的资金达86.67亿元,支持农业企业和农户9495家(户)。
新形势下,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广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打造出粮食、蔗糖、水果、蔬菜、渔业、优质家畜6个千亿元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具有广西优势特色的“10+3+N”现代特色农业。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副处长王静:“去年,我们推动梧州六堡茶、百色芒果2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柳州螺蛳粉、广西六堡茶、玉林三黄鸡、钦州大蚝等14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23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百强榜,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认定‘桂字号’农业品牌目录6批次603个品牌,品牌总价值超过5049亿元。”(记者 陶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