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其中,专门提到“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在养老服务中,解决好“做饭愁、吃饭难”是关系到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关键问题。如何满足他们的用餐需求?近年来,社区食堂、老年餐桌等成为破解问题的重要模式。在湖南长沙雨花区,当地通过建立“中央厨房+社区助餐点”服务体系,打通老年人助餐“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社区全覆盖。
长沙雨花区左家塘街道辖区有21个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27000多名。空巢、留守、独居,特别是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因“吃饭难”的问题一直备受困扰。
据了解,左家塘街道辖区面积7.8平方公里,是长沙内城区中老旧社区面积最大、老人数量最多的街道。由于条件所限,通过建社区食堂实现老人助餐全覆盖存在很多困难。
雨花区左家塘街道民生事务办公室主任周楚巍介绍,之前,街道也跟很多家提供助餐服务的这个机构进行过洽谈,但是由于前期投入比较大,还需要场地原料等,很多有意向做这方面的机构觉得有点为难。
经过多方调研,当地政府决定搭建老年人“中央厨房”,并以此为辐射点,为老年助餐点和腿脚不便的居家老人配餐送餐。为此,2023年10月,他们专门引入一家养老餐饮企业,采取按需订餐的方式,为社区老人服务。
记者当天看到,上午9时还不到,“中央厨房”里便忙碌起来。今天中午,有126份饭要分别送到5个社区的助餐站点。
除了配餐送餐外,“中央厨房”还专门设立了助老餐厅,老年人也可以选择在这里就餐。助老餐厅每天都会提供16—18个菜,荤素搭配,可以自由选择。
据介绍,近一年来,老年人“中央厨房”助餐范围已覆盖近百个小区,服务社区老人超过3000人,在辖区内实现了老年助餐全覆盖。目前,这种服务模式已在湖南及全国多地推广。
数字化助力 老年人智慧就餐享便捷
长期办好老年助餐,离不开政府、社会等多方合力。近年来,数字技术突飞猛进,那离老年餐桌又有多远?在浙江杭州,当地政府打造“全城通”助餐平台,让老年人就餐享受到智能化服务。
临近中午,在杭州上城区这家“邻里食堂”,家住拱墅区的胡新华选完餐,用手机在收银台通过刷“长者码”,很快就完成了餐费支付。
浙江杭州拱墅区居民胡新华表示,到附近办事,因为他手机上有地图,地图上显示在上城区这里有一个“邻里食堂”,听说还不错,所以来体验一下。
胡新华所说的地图,是杭州市打造的“全城通”食堂分布点位图和助餐系统,这个汤勺图案就是统一标识。按图索骥,在全市范围内,老年人只要到贴有标识的老年食堂就餐,就可以刷社保卡或刷脸支付餐费,并且享受5—8折的优惠。
对于出行不便的居家老人,可以通过“全城通”系统或电话点餐,食堂会为他们搭配可口的菜品,由专人送餐上门。而为了方便老年人操作,线上点餐还推行了长者版模式,不仅字号加大,而且界面更加简洁。
据了解,“全城通”开通后,智能化服务在便利老年人用餐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食堂口碑的跨区传播。
如今,通过“全城通”数字化改革,杭州又搭建了全市统一的数字化老年助餐平台,并建立共享数据库。接通1400多家餐饮机构和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相关信息,使老年人在全市范围内享受到更便捷的智慧就餐服务。
从“老龄”到“全龄” 社区食堂助老更持久
目前,全国的养老助餐,特别是社区食堂,基本采取公助民营、民建民营等方式经营。但因具有公益性质,菜品定价不高,再加上客流少,有不少食堂都在微利经营。在适老的同时,如何实现持久发展?在记者的调查样本中,从“老龄”走向“全龄”成为基本共识。
在北京西城区广外街道的这家“父母食堂”,每天上午11时左右,就有不少老年人开始排队用餐,85岁的丛奶奶和老伴就是这里的常客。
这家食堂采取的是小份菜拼盘方式销售,每份价格在5—18元之间,在这里同时就餐的也有不少年轻人。
负责人介绍,老年餐利润薄,有的菜甚至是贴本销售。食堂现在对全年龄段开放,通过引流摊薄成本,可以更好地反哺老年用餐,保障食堂的持久运营。
在四川成都,不少社区食堂则利用多余空间,积极拓展食堂服务降低成本。金牛区西南街社区的“幸福食堂”共有三层,一楼是用餐区,而二楼和三楼分别改造成了糖水售卖铺和公共活动场所。在这里,老年人可以喝茶、聊天;年轻人可以办公、聚会。优雅的共享环境成了居民们喜爱的“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