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广西数字化气象服务智守“糖罐子”安全

新闻眼|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2024-08-29 09:02:53|网络编辑:刘婷

广西是全国食糖主产区。为应对气象灾害对甘蔗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广西围绕做精做细气象服务,持续完善甘蔗全生长周期客观数据采集智库,健全甘蔗全产业链“数字化”指标模型体系,研发直通用户的甘蔗智慧气象服务平台,有效助力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有时间,广西农业气象首席专家、二级教授匡昭敏都要深入江州、扶绥等蔗区的“双高”示范基地,去查看那里的甘蔗生长情况及蔗田气象观测情况。匡昭敏:“一般来说,我们更多的是针对未来3天至1个月的天气预报。一是推送哪些时段、什么样的气象条件有利于甘蔗生长,然后适时地做好甘蔗的管护;二是针对未来10天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灾害影响到甘蔗的生长,然后需尽早地做好防护等服务信息。这些信息会第一时间送到各企业、部门,为开展甘蔗管护工作送去‘及时雨’,也让我们的‘甜蜜事业’有了更多的保障。”

甘蔗喜高温、高湿,对干旱、低温等气象灾害相当敏感。广西气象部门集成利用全球主产国蔗糖产量预报技术、甘蔗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预报技术、甘蔗砍收入榨指数等技术成果,健全甘蔗全产业链“数字化”指标模型体系,打造甘蔗智慧气象服务平台。有效开展甘蔗发育期智能监测、动态灌溉预报、苗情灾情风险预警和影响评估、机械收割作业气象预报等服务,打通数据“采集—加工—共享—应用”壁垒,实现多源数据要素深度融入甘蔗生产全链条。

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农务科副科长廖卫龙:“通常我们糖厂农务人员获得气象信息以后,提出要采取的具体生产管理措施,再通过蔗管员督促各订单种植户开展生产管理。比如今年6月下旬,我们收到气象局发布的气象信息,我们组织蔗农提前对低洼蔗地进行开沟排涝,有效地防范了甘蔗受淹。”

与此同时,广西气象部门进一步完善卫星遥感、无人机、小气候站等地空天一体、多方协同、信息共享的蔗田气象观测网络,集聚苗情长势、农务经济、国际交互等10项50多类多源数据要素,构建起“农业气象数据+蔗情生产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的甘蔗生产“大数据原料集”,为智慧气象服务甘蔗生产全产业链夯实数据根基。自治区气象局生态遥感首席专家、正研级高工丁美花:“我们通过不断地技术攻关,利用了多源的卫星数据,构建信息识别模型,并结合人机交互判识和实地验证这些手段,准确掌握了遥感数据甘蔗种植信息的提取技术,实现了区域上甘蔗种植面积的估测、长势、干旱灾害的一些监测评估。”

当前,结合甘蔗耕、种、管、收、运、榨、加工和销售等各环节服务需求,广西进一步推广甘蔗气象服务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完善面向蔗农、企业用户的甘蔗智慧气象服务平台。相关服务帮助广西糖料蔗每亩节约成本约270元,增效约2020元,蔗农每年每户可增收1万到3万元。自治区气象局减灾处副处长熊文兵:“目前,甘蔗气象服务覆盖了90%以上的甘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大户、糖厂、涉糖产业和人员,甘蔗生长全过程气象监测和服务信息融入了广西糖业大数据云平台,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高效利用气象数据和服务信息,及时制定和调整甘蔗‘双高’生产计划,实现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出产蔗糖600万吨以上,蔗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记者 陶启堂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