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喊贵,险企喊亏
新能源车险怪圈何解
年里程超过3万公里或年理赔超过3次的新能源车在续保时会被拒?近期,“拒保”一词成为广西新能源汽车车友热议的话题。南国早报记者走访了解到,双方矛盾的焦点集中在车主对保险公司的报价不认可,而保险公司出于各种考量,上调保费,表现得较“高冷”。随着保险定价机制改革深入和更多保险品牌入场,这一困境有望被打破。
1 车主:续保保费大涨
“买车到现在1年4个月,我一直是零事故、零理赔,就是行驶里程突破了5万公里。”宾阳男子郑敬有一辆合创品牌的新能源车,保险马上到期,但在续保时遭遇尴尬——原车险公司迟迟不给报价单,回复是“正在核算价格”。他只好联系一些从事车险的朋友,得到的答复是“很难出单,因为里程太多,系统认为去跑网约车了,不能按非营运车辆投保”。
无独有偶,一南宁车友一款30万元的新能源SUV,也接连被两家保险公司“婉拒”,原因是“该车新车定价大幅下调,系统需要重新判定车损险金额”。
在南宁用新能源车兼职跑顺风车的车友“大脚痩文”,一年跑了4万公里。相熟的保险专员曾担忧地告诉他,“续保不确定,可能被拒”。今年续保时,保费果然上涨了约1500元,最后他选择了另一家保险公司,但保费也较去年多了900元,还需捆绑增加“驾乘险”“座位险”“外部电源故障险”。
8月下旬,在某品牌广西车友微信群内,不少车主称从事网约车或顺风车曾被要求增加险种,当时没太在意,结果在下一年度被保险公司判定为“高风险”。还有一些涉及经营风波的车辆品牌,如爱驰汽车、威马汽车、高合汽车,以及一些进口的新能源车,也因保有量少、维修成本高等,续保时可能会遭遇“冷脸”。
2 险企:低保费高赔付
新能源车为何不受保险公司“待见”?南宁某车险公司理赔科邱经理表示,这种印象其实更多是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他举例说,某款售价15万元的新能源车,购买非营运性质车辆保险(交强+商业险)费用是4800元/年;如果按照营运车辆投保,则保费翻倍。由于担心车友不接受保费上涨,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对报价不够积极,因此被车友认为“续保被拒”。
对于网络传言“部分品牌车型从事网约车比例大,导致整体保费上涨,影响非营运车主”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情况不存在。保险公司有精确的核算体系,按照商业车险一车一况的NCD系数判定,该系数越低就代表驾驶习惯好、理赔次数低、行驶区域风险低,“车主被误伤”的情况很少出现。
业内人士建议,在购买车险时,可以货比三家,并且注意一些针对新能源车的条款细则。如果在续保时遭遇无端拒保或者捆绑销售,可及时向保险公司客服或监管部门反映。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约650亿元,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将达1543亿元。目前国内共有约65个车险品牌,2023年行业新能源车险增速超60%,但却有9家保险公司的新能源车险为负增长,其中有新能源车理赔负担较重的原因。
有受访的广西车险业内人士坦言,目前的情况是“低保费、高赔付”——20万元的新能源车保费约1万元,但“前脸轻轻碰一下就要修几万元,里面都是传感器和雷达”,如果是电池受损,需要整体更换的概率很大,至少5万元起步。
3 期盼:多措并举破局
2021年12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不仅扩大了保障范围、明确免责/折旧率,同时新增专属附加险。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能源车险承保工作的通知》,明确交强险不得拒保,商业险愿保尽保。
此外,新能源车企开始加入车保市场竞争,也有望加速缓解投保困局。特斯拉、小鹏、理想、蔚来等新能源车企已经着手布局车险业务,比亚迪已获得车险经营资格牌照,成为国内首家全资控股财险公司的车企(已在国内多省份落地,目前广西投保渠道尚未开通)。业界认为,“车企系”保险公司掌握车辆详细数据(包括使用时间、里程、习惯)和售后平台,在订制保险方案时有先天优势,这也能让车友多一个选择,但价格接受度和服务标准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记者 唐建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