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超过900万平方米老旧住房实现逆生长,最优解题思路就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20万户“老居民”过上“新生活”
近日,杨浦区最后一个“小梁薄板项目”黄兴路1039弄项目迎来预签约。和杨浦区住宅更新发展中心主任陈颖预计的一样,签约率超过了95%。这意味着项目能在9月中旬正式签约时生效,杨浦区“小梁薄板”改造也将宣告收官。
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城区和老居住区,杨浦一直以来都将城市更新与宜居安居深度结合,把解决居民群众最期盼最迫切的居住需求作为保障民生的最大抓手。从2004年加入杨浦区房管部门至今,陈颖深度参与了20年的老旧房屋改造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带领团队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和“美丽家园”提质工作,助力杨浦老旧小区“面子”“里子”同步焕新。
两年完成超六成任务
2005年起,陈颖和同事陆续通过改扩建、加层、抽户、拆除重建等方式,在杨浦完成了65万平方米的旧住房改造,积累了充分的经验。2022年,“两旧一村”改造工作启动,陈颖团队相继完成东郸、凤南、内江大板房、凤城三村130号甲乙丙丁100%签约、100%搬迁,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完成了杨浦全区超过60%的任务。
用时虽快,但这些项目无一不是攻坚克难。陈颖表示,背后一大原因在于“螺蛳壳里做道场”的难度很高。内江大板房两幢5层建筑因为正好压着控江路道路红线,外部已无扩建空间,又因是预制板装配式结构,不支持加层,只能先抽出80户条件最差的朝北户异地安置,才能完成改造。但此方案除了边套,其他部位均无法实现“一门关”。
“今年第三次启动项目时,我们收到200多条建议。其中,居民最关切的就是实现‘一门关’和加梯。”陈颖说,“然而原本改造空间就不够,哪还容得下电梯?”
在其后一次实地考察中,陈颖突然想到,既然两个问题单独无法解决,如果联动考虑、一齐解决呢?和同事绞尽脑汁“头脑风暴”后,他们向居民推出了新方案:将两个原单元合二为一,退让出单元间的空间,既做到全部“一门关”,还成功配备电梯。
“陈颖善于创新、敢于创新,解决了很多用旧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杨浦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局长戴弘说。比如,凤南一村项目用地四至范围规整,是所有项目里改造条件最好的,陈颖就想方设法裁剪好这块“大衣料子”。
此前,她和同事对全区剩余项目进行了初步研究,经排摸有巨大的安置缺口。于是,在凤南方案设计时,他们将项目的增量房屋和剩余待改造项目安置缺口的房型提前匹配,为后续项目快速生效打好“提前量”。凤城三村130号甲乙丙丁项目就是匹配上的项目之一,今年4月,甲乙丙丁项目创下3天完成100%征询、签约、搬迁的3个最快纪录。
把诉求清单变成项目清单
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城区和老居住区,杨浦还有大量老旧小区面临补短提质的城市更新课题。从2003年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以来,陈颖参与了从“里子工程”到现在新一轮“美丽家园”建设的全程。
其间,她和同事根据政策与居民需求的变化,助力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一轮“里子工程”的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杨浦区住宅修缮工程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通知》《杨浦区“美丽家园”住宅修缮项目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指导旧住房修缮工作不断迈向新高度。
“美丽家园”建设和传统的小区综合整治不一样,不仅注重硬件设施改善,还要注重软性治理提升。在传统的修旧修破基础上,要根据小区实际条件、居民迫切诉求,统筹考虑群众关切的停车、充电桩、安全、适老化改造等问题,因地制宜“量身定做”改造方案。
上海卫百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薇和陈颖共事已久,她告诉记者,为了把改造工作切实做到群众心坎上,陈颖要求每个项目改造方案都要充分听取群众诉求,积极动员群众参与,把“诉求清单”变成“项目清单”。
在实施军工路400弄1-19号等小区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工程中,陈颖带领卫百辛团队多次赴现场考察,积极与“三驾马车”对接,听取居委、业委、物业多方意见。在调研中发现,小区居民最集中的诉求不在传统的电线、雨污方面,而是对停车位需求的反映最强烈,认为小区内停车位缺口大、分布不均衡不合理等。陈颖着重关注这个“痛点”需求,指导设计人员对有限空间合理规划,使小区车位翻了一番;并重新规划电瓶车停放点,提高了充电安全性,在小区居民中的反响非常好。
“修缮在建筑领域是个小工程,但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个大事。”陈颖说,“老旧住房修缮的最优解题思路就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我们要抓好每个小区的特点,为居民量身定做最优方案。”
在陈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杨浦“美丽家园”建设已经形成辽源花苑、鞍山四村、军工路400弄、邯郸路50弄、明丰苑等示范典型。超过900万平方米老旧住房实现了逆生长,20余万户“老”居民过上了“新生活”。(记者 胡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