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海外“圈粉”彰显中国文化魅力

国内新闻|来源:经济参考报2024-09-12 10:52:03|网络编辑:刘婷

  中国小伙表演川剧变脸把外国友人惊出“表情包”,杂技演员在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中场休息环节表演顶碗技艺赢得全场欢呼,武术、榫卯、皮影戏等视频在海外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红”海外,吸引了外国受众的目光。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众多,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等。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然而,我国非遗“长红”海外,仍面临部分非遗传承人“国际语言”不通、海外传播和运营经验不足,以及非遗出海的具体操作细则、标准、评价体系等方面有待完善等挑战。专家认为,需充分释放社会参与非遗出海的热情,通过培养非遗从业者的国际视野、利用现代技术扩大传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非遗的理解,助力讲好中国故事。

  非遗火热“出海”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品尝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等非遗美食,体验漆扇、香囊等非遗制作技艺……前不久,来自全球的50多个少儿艺术团体来天津参加2024天津国际少儿艺术节,度过了难忘的中国文化体验之旅。

  罗马尼亚少年合唱团成员索菲亚制作了一个香囊,她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在这里发现了许多美好事物。”

  极具艺术价值和独特文化内涵的中国非遗,已经成为诸多外国人感受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桥梁。与此同时,我国非遗正以传统民俗、文创产品等不同形态成功“出海”,向全世界讲述着中国非遗的故事。

  “近年来,我国成立了专门负责非遗海外传播的机构,还在北京举办了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搭建世界非遗交流互鉴舞台,非遗出海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罗海燕说。

  今年5月,河北武强年画、衡水内画、蔚县剪纸等在开罗展示,让埃及观众大开眼界;去年底,武汉杂技团的《扬帆追梦·浪船》节目在德国累计演出50场,最多时一天安排3场演出;天津的非遗传承人曾远赴斯里兰卡中国文化中心、南非德班“戏剧之家”剧场等地开展交流……

  “我国非遗成功出海的内在逻辑是海外受众对东方美学的好奇和喜爱。”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副所长郭鹏说。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教授妥艳媜认为,非遗在国际市场上受到青睐的类型通常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和表现力,如京剧、川剧变脸、皮影戏和传统舞蹈等表演艺术;二是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文化底蕴、高艺术价值的手工艺品,如瓷器、丝绸和剪纸等;三是与外国观众的价值取向产生共鸣。一些国风博主通过展示中国非遗制作工艺,呼应了现代人对于返璞归真、自然生活的向往;四是与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相关的非遗,如武术、太极拳、中医推拿、针灸、中草药等类型。

  “非遗强调的是人而非物,凡是能够高度呈现人的原创性的非遗都容易获得人类普遍的尊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非遗研究中心主任耿涵说。非遗出海可以帮助我国向外界传达全人类的文化价值共识,让国际社会感受到中华文明中“真、善、美”的表达,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风俗习惯的理解,增进不同国家人民对我国的了解和尊重,拓宽国际交流合作空间。

  非遗传播“国际语言”体系有待完善

  部分非遗成功“走出去”意味着其短期“引爆”能力强,但要想“长红”还面临多重挑战。

  由于跨文化理解存在差异,海外受众普遍缺乏对我国非遗的深度认知。妥艳媜说,京剧常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象征在海外展示,但其复杂的符号、语言和表演风格难以被多数外国观众理解,大部分人仅是“看热闹”,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想要表达的含义。耿涵同样认为,“海外受众对传统工艺、音乐、舞蹈等非遗大多是一种猎奇心理。”

  一位来自泰国的旅行商说:“我们的游客对京剧等中国非遗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如果没有专业讲解,很难理解其传递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多数游客会更偏向欣赏杂技这种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

  因此,建立有效的非遗传播“国际语言”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郭鹏说,一些非遗传承人虽在相关领域造诣颇深,但不具有国际语言表达能力,复合型人才明显短缺。

  河南一位皮影戏非遗技艺传承人称,一些非遗无法很好地被翻译成外国人理解的语言,沟通不畅的情况普遍存在,很多非遗传承人缺乏国际视野。

  泥人张彩塑是中国泥塑领域的代表之一,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泥人张世家绘塑老作坊副总经理李丹坦言,该店铺已经多年没有参加国际性的展览和讲座,当前也在有意识地培养懂得国际语言的泥塑匠人,但效果有限。

  部分非遗还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走进位于天津南运河畔古文化街的天津联升斋刺绣艺术博物馆,多彩华贵的牡丹、质感自然的骏马、灵动飘逸的金鱼等一幅幅刺绣艺术作品令人惊叹,两位上岁数的匠人正一丝不苟地俯首“作画”。

  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联升斋传承苏绣刺绣技艺,2017年被纳入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博物馆讲解员张娜说:“现在店里最年轻的绣娘也有40多岁了。不少年轻人追求‘快’,而刺绣讲究慢工出细活,很难吸引到年轻人。”

  让世界更好认识和了解中国非遗,增进交流,还需要一定的传播和运营经验。先有各类非遗短视频“走红”海外,又有河南卫视、央视等传统文化节目频频出圈,中国优秀的非遗项目正以多样化的视听艺术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然而,由于“靶向传播”力度不够、优质内容与共识性评论的双向互动力不强、字幕翻译不精准等问题仍客观存在。

  此外,郭鹏等专家认为,我国针对非遗出海的具体操作细则、标准、评价体系等方面有待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版权登记、申请、维权等法律支持尚不充分,存在被盗用和仿制的风险。

  用非遗讲好中国故事

  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要加强非遗国际传播,充分运用非遗资源,讲好中国故事。

  罗海燕说,这就要求充分释放社会参与非遗出海的热情和潜力。一方面,充分发挥方式更多样、手段更灵活,活力更强劲的民间力量;另一方面,引导文化出口企业、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等,加强产业链竞争意识,突出外向型产品的文化属性,在产品中植入非遗元素。

  拓展非遗文化从业者的国际视野也尤为重要。妥艳媜建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的人才培养,提高国际传播人才的专业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非遗传承与体验中心,将非遗充分整合进入境旅游项目,增强外籍游客体验感。

  “可与海外文化机构和旅游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联合策划和举办非遗推广活动,鼓励国际学生和专家来中国深入学习和研究非遗,增加非遗的国际曝光度和认知度。”耿涵告诉记者,还可以让非遗内容出现在文学、艺术、影视、游戏等领域,构建综合性的中国文化理解。

  此外,一些业内专家认为,非遗还应适应新媒体传播,形成全球性的非遗内容共享平台,更加全面、立体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日常生活,才能更好吸引国外观众的目光。

  郭鹏认为,要善用共情叙事和新媒体动画活态传播,拍摄更多非遗题材的纪录片、电影等,以视觉吸引和故事叙述增加海外年轻受众兴趣。“我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在线展览等方式,激活非遗传承和传播的生命力,使其更易被国际观众接触和体验。”

  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在这一点做出了尝试。一场由触摸互动、3D全息投影和光影效果打造的“发现敦煌——敦煌艺术情景式特展”在此展出。在缓缓展开的时光卷轴中,花纹和壁画渐次出现,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带领游客“穿越时空”,沉浸式领略神秘的敦煌风情。

  一位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观众在敦煌展的留言墙上写道:“这是我们第一次通过数字艺术的方式了解到敦煌,不久的将来一定要去那里看看。”还有一位来自委内瑞拉的吴瑞龙(中文名)在数字敦煌展中足足逛了3个小时。“我喜欢一切不可思议的事情,这让我更加喜欢中国文化。”(记者 邵香云 宋瑞)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