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合浦盛产珍珠,是南珠故乡,采珠剖贝留下的珍珠贝壳在北海艺人的手中,经过设计拣选、精雕细琢、镶嵌组装等工序,最终成为了精美的贝雕作品。2021年,北海贝雕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北海贝雕,以天然珍稀贝类为原材料,形态传神,璀璨亮丽。一件贝雕作品往往需“千锤百炼”,历经构图、白描、选料、磨型、雕琢、抛光、堆叠、干燥、总装等多道工序,才能制成平贴、半浮雕、镶嵌、立体等多种形式和规格的工艺品。
“北海贝雕”传承人李建强:“难就难在原本只是一片贝壳的,变成了要照顾4个面,这就增加了贝壳的选择难度,因为贝壳大多数都是比较薄的,还有就是每一步的拼贴都要注意到立体透视效果,不能有偏差。”
北海贝雕有着悠久的历史,且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层次分明、形象逼真,集贝壳的自然之美、雕刻的技法之美与国画意境之美于一身,据民国《合浦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时,贝雕技艺已趋成熟。当时,达官显贵用珍珠贝加工成各种花鸟、人物、书法,镶嵌在家具上。2021年,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北海贝雕经过层层评选,最终从全国943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为了让传统技艺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北海的工匠们一边倾力守护,一边传道授业。
“北海贝雕”传承人李建强:“传统技艺的传承不仅需要大胆创新,融入现代时尚元素,还要有热爱甚至是‘发烧友’的精神来支持,当然还要有坚持、信心和恒心,日久才能见功夫。”
目前,民间有从事贝雕生产的各类大小公司、作坊、工作室约20家,从业艺人上千。作品形式既有贝雕画、屏风、摆件等艺术品,也有文具、台灯、首饰盒等实用品,共6000多品种。
“北海贝雕”传承人何明军:“贴近现代人的消费和审美习惯,逐渐贴近90后00后,甚至10后的消费习惯,逐渐地去开发一些面向于现代家居和现代小年轻喜欢的一些产品,让非遗的传承实现活态的传承,以市场来推动它。”
一项技艺要持续地传承,建立人才梯队是关键。一批贝雕艺人纷纷建立贝雕工作室,一边深耕贝雕技艺,一边培养新人。经过一番探索与磨合,校企结合的模式为贝雕技艺的活态传承打开了一条新路子。2014年,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在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艺术部专业落地。
“北海贝雕”传承人林雄:“要政府去推动这一块,把技校的学生下放到基层,下放到车间去搞实践,那这样出来的师傅才是真正的做工出来的。”
“北海贝雕”传承人许承斌:“我们一方面在给学生传授这个技艺,一方面去找市场来生存,我们在努力地去找这个平衡点。”
(记者 甘智锐、蒋文婷/北海台记者 彭芳、沈世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