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码头变成观光、文化、休闲聚集地
亭子村:南宁的古韵与新姿
风光秀丽的亭子码头如今成为城市文旅新地标。
“重修米行顶横巷题名碑记”记载亭子街的历史。
红色旅游景点莫文骅故居。
老南宁都说“先有亭子渡,后有南宁城”,可见亭子村的历史悠久。
处在一湾清清的邕江水怀抱之中的亭子村,默默注视着亭子渡和亭子圩“帆桨如织、挑夫盈途”的繁华兴盛,沉淀了历史,散发着独特魅力。而今,老渡口焕发新活力,亭子码头正逐渐成为集历史文化、商业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滨江新地标。
1 古韵悠长 亭子街市盛极一时
关于“亭子”得名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是公元1053年,宋朝狄青率军队南下平定侬智高。当他们到达邕江南岸时,狄青发现此地依山傍水,与邕州府仅一江之隔,水陆交通甚为方便,便传令军队“停止前进”(也有说是行军疲惫,狄青传令部队在此处停止前进,就地休息)。之后,军队“停止”处的名字慢慢流传开来,后人就以此起名为“亭子”,谐音“停止”。二是亭子街附近地域是由邕江冲积而成,村民在河滩上搭戏台、建圩房,因圩房形似亭,故地名为“亭子”。
在古代,伴江而居的百姓延续着舟楫过渡的方式往返于邕江两岸,水上运输也是重要的物资运输方式。河面宽敞、水流平缓的邕江,带动了水路交通的发展和繁荣,亭子码头也因此承载着南宁悠久的历史文化。
亭子正街现尚存一块石碑,上刻“重修米行顶横巷题名碑记”,静静地诉说着光阴的故事。碑文记载,民国八年(1919年),亭子正街已是一条有名的米行街和交通要道,人们尽其所能自愿捐资拓建横巷。据老居民回忆,米行顶经营大米的生意十分红火。同时,为方便客商,街巷里还开设了旅店和银行,街道一直延伸至江边渡口。
开国将军莫文骅的侄子莫崇光出生于1956年,从小在亭子村长大。在他记忆中,亭子曾是南宁极其热闹的商埠码头。南宁修建邕江大桥前,这里一度是当地重要交通枢纽和转运中心,不少人在此处乘坐轮渡过江,附近还由此形成繁荣的圩市。那时,不少商贩在这里销售大米、猪、鸡、鸭、鱼苗、生油、山货等,街上人潮涌动,喧嚣不止。
2 历史厚重 古村传承红色文化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随着各类跨江桥梁不断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亭子渡口退出了舟楫穿梭的历史舞台。但走近它,仍能依稀感受到旧时圩市带来的繁华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亭子村随意漫步,时光仿佛慢了下来。参天绿树投下清凉的阴影,巷道里的楼房有些拥挤,老人家坐在家门口摇着蒲扇,和邻居用平话闲话家常。街道两旁的各色美食小吃、理发店、电车修理铺映入眼帘,处处显露生活气息。
作为亭子村标志性的历史建筑,莫文骅故居在2010年被列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向市民免费开放。这座青砖灰瓦的清式院落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前厅外墙皆颇有气势,大门还有“武德骑尉”的大字牌匾。故居里陈列的事迹图片,带着人们走进历史深处,走近莫文骅,了解他不同时期的革命战斗历程,以及心系家乡无私奉献的品格。“现在,莫文骅故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时常有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学习。”莫崇光介绍道。
在亭子村,有一所具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学校——亭子小学。1949年,莫文骅将军筹款2万大洋在现址修建了亭子小学。1950年,莫文骅将军参加亭子小学落成典礼。古色古香的校园里,建有将军亭、红心坊、文骅廊等,让红色文化浸润学生心田。
3 新姿鲜活老渡口成文旅地标
几经变迁,老渡口褪去旧貌换新颜,商贾贸易、码头搬运、渡江赶圩……早已成了老人们的记忆碎片。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一度退出历史舞台的亭子码头,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回南宁人视野。
近年来,南宁市加大对亭子码头及周边商业开发力度,亭子码头及其商业街成形,昔日的亭子渡焕然一新。亭子码头把城市核心、邕江水系、城市历史文脉融合起来,打造了老码头休闲娱乐文化聚集地。水上运动俱乐部、欧陆风情商业街、亭子夜市等板块相继落成,成为一个集观光、文化、餐饮、休闲于一体的滨江商业综合体。
如今,亭子码头已成为百里秀美邕江的地标之一,不但传承了亭子渡的传统文化元素,还融入现代都市的时尚气息。白天,这里是一个充满文化风情的休闲公园,一江碧水,芦苇摇曳,沿江滩涂绿草茵茵、景致优美;夜晚,在璀璨灯光的映衬下,邕江畔的亭子码头呈现出流光溢彩的浪漫夜景,欧式建筑、美食集市,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体验。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烟火气,延续着亭子村的故事。(记者廖欣/文 覃祖稳 宋延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