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制造业与前沿科技碰撞,汽车生产线会迎来怎样的变革?1日,记者走进哈尔滨耐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耐是智能)的智能生产车间,看到一台台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将汽车零部件抓取进检测仓。这些零部件经过短暂的停留后,电脑屏幕上便呈现出零件各个位置的尺寸、角度、孔径、深度等精确信息。
这些机器人就是视觉检测设备,原来需要人工进行零件抽检的生产线,如今有了他们,生产线如同装上智慧之眼,不仅零部件可实现100%检测,检测效率也实现飞跃。
“卫士”“硕士”“博士”“绅士”“骑士”“谋士”……这些机器人因不同工种被赋予了不同头衔。
“卫士”是这里的明星,它的前端是一个暗室,技术人员根据被检测零件的特点,定制检测方案,在暗室内布置所需的高精度摄像头。待一个汽车零部件被送入检测仓后,幕布垂下,检测设备立即启动。暗室内的灯光自动调节至最佳状态,摄像头迅速捕捉零部件的各个细节。计算机系统则对捕捉到的图像进行并行处理,通过复杂的算法分析出零部件的各项尺寸和形状参数。
暗室后有两个通道,通过检测的零件走正常通道,未通过检测的零件将会被送入NG通道。而在计算机显示屏上,工作人员可实时观看到零件的检测报告,顺利通过检测点显示绿色,而出现异常的检测点则提示红色。
视觉检测设备完全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整个过程仅需不到十秒钟,比人工检测更加准确和高效。
该公司董事长李鹏堂介绍,以往这类零部件的检测需要依赖人工使用三坐标测量仪、模具量具等工具进行抽样检测。这种方式耗时长、效率低,且精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检测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难以满足当前大批量制造的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日益提升的质量需求。
耐是智能研发的系列检测设备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它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实现了对零部件的全覆盖检测。这意味着每一个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都能得到严格的质量把控,从而确保了最终产品的品质。
目前,耐是智能研发了六大产品系列,可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结构件空间位置测量、表面缺陷检测、总成装配检测、孔内壁检测、漆面检测以及汽车生产线视觉算法平台等各种场景。
结合不同场景需求,每一款产品应用了不同检测技术。如针对零件孔内壁进行检测的“绅士”系列,采用如绣花针般纤细的激光探头伸进孔内壁,通过高速旋转采集图像,监测人员可在屏幕上实时观看到孔内壁是否有缺陷。“这一检测机器人的最小分辨率为0.01毫米,可检测出0.1毫米的内壁缺陷。”李鹏堂介绍。
目前,公司多款检测机器人得到官方认证及市场认可。“硕士”通过中国铸造业协会的科技成果评价,被认为在铸造件生产的整体质量检测提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卫士”通过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成果转换支持,在车辆异性结构件的型位检测等能力上已能替代国外产品。
在科技力和产品力的加持下,耐是智能的订单规模持续增长。目前,其各类产品已在比亚迪、四川建安、潍柴动力、一汽铸造等各大汽车主机厂商得到广泛应用。(记者 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