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类、实验性影视作品 因大胆创新受关注

光明日报 2024-07-03

发展多年,影视创作在悬疑、玄幻、青春等类型上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创作模式。然而,随着人们欣赏水平不断提高,既有创作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观众求新求变的观赏诉求。不断打破原有定式,成为影视创作保持生机活力的重要途径。一批创作者勇于挑战技术难度和艺术高度,推出多部探索类、实验性作品,为影视发展打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具有新鲜感和真实性的戏剧时空能激起观众的想象思考

空间和时间是建构故事的基本元素。如何以缜密逻辑和丰富想象建构一个既有新鲜感,又有真实性的戏剧时空,成为近年影视创新的重要方向。悬疑剧《新生》《微暗之火》不约而同地将视角设定在缩小的空间范围内。《微暗之火》的故事发生在千禧年前后的清水镇。当时社会高速发展,万象更新,互联网已渗入人们生活,但清水镇却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四处还是青砖白瓦的古典建筑,而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也有些封闭保守,很少和外边的世界打交道。这就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戏剧张力:人们知晓时代在更替,世界在变化,却恐惧改变;人们渴望打破一成不变的生活,却不知如何改变,形成一种群体性的焦虑心理。在这种氛围下,林方路、老陈等警察调查南雅丈夫徐毅死亡一案时,通过多个当事人带有个人色彩的主观陈述,不断过滤还原案件真相,“回看”当事人南雅一直努力改变却总是被命运拽回原地的悲惨人生故事,就显得更具可信度和感染力。如果说《微暗之火》借鉴黑泽明电影《罗生门》的叙事手法,那么《新生》则是致敬阿加莎·克里斯蒂讲述荒岛连环谋杀案的小说《无人生还》。该剧将故事限定在主人公费可的追思会这个高度封闭的狭窄空间里,他的岳父、前女友、情人、好兄弟和高中同学五位被他欺骗过的受害者聚在一起,从个人视角展开讲述,以回环式套层结构,将费可利用信息差诈骗的全过程拼凑起来,制造出一种“密室逃脱+剧本杀”的游戏体验感。

悬疑剧在叙事空间上做文章,古装剧、青春剧则在时间上花心思。供给无弹性、无法蓄积、无法取代、无法失而复得,时间的特性让它一直被人们当做寄托、想象和感慨的对象。影视领域很多创新探索围绕时间展开,比如时间循环、时空融合、平行时空、穿越等。《古相思曲》采取逆向叙事手法,让男主人公、历史畅销书作家沈不言从现代穿越回古代六次,每次都穿越到比上次更早的时间,与女主角、南晟女子陆鸢相遇,表现两人“于结局处相遇,在开端时告别”的悲剧爱情。挑战时间叙事的剧集还有时间循环剧《开端》《乌云遇皎月》、平行时空剧《天才基本法》、穿越剧和电影《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一闪一闪亮星星》。创作者在作品中打造凌驾于时间之上的系统,让主人公在系统里谈情说爱、奋斗拼搏。这些作品尽管创新路径各有所擅,但都显现出“在不同时空迁跃”的叙事潜能,能迅速激起观众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真正留住观众的是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现实的思考

无论是时间循环、逆向穿越还是平行时空,其背后都蕴藏着两个关键词。一是“超现实性”。这些故事从理性角度看,都是现实世界中不太可能发生或暂时不会发生的事。幻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广阔空间,任由观众展开想象,从而使他们获得某种具有超越性的生命体验。《新生》中通过不同版本的骗局故事串联出真实的费可,《古相思曲》里男女主人公在六次穿越中拯救彼此……观看这些时空重置的故事,要求观众精神高度集中,不断思考,厘清其中的逻辑,复原故事样貌,与创作者进行智慧博弈和思想交流,共同完成“编码—解码”。此时的观众不仅是文化消费者,更是谜题解答者。

二是“现实性”。在作品中,观众代入主人公的视角“遍历”多重现实。所有缩小、循环、可逆或变形的时空既是虚拟体验,又是与现实产生紧密勾连的真实体验。《新生》的几场骗局蕴藏着创作者对社会议题的观照和思考。比如,费可卷走金融从业者程浩的钱,前提是程浩利用费可的名义开老鼠仓牟利,涉及金融犯罪领域。已婚的外企高管苏倩爱上费可,并一步步掉进他的圈套中,最后不惜挪用公款。这条线索探讨的是人如何处理金钱与情感的关系。《微暗之火》则在侦破南雅丈夫徐毅死亡的案件中,牵扯出南雅长期遭受徐毅的家庭暴力,徐毅为了不离婚,四处散播南雅“不检点”的谣言,使南雅深陷社会舆论旋涡等故事情节,引发观众探讨如何帮助女性走出家暴困境、如何看待熟人社会语言暴力等话题。这两部作品无论叙事多么“非常规”,包裹的都是创作者对公平、善良、正义、美好的追求,以及对丑恶、虚伪、贪婪的鞭挞,让观众从剧中人、影中事见自己、见现实、见时代、见未来。

总结这些作品的成功之处我们发现,这些打破常规的实验性设定只是一种吸引观众的“招牌”,真正留住观众的是时间和空间多向重构下创作者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现实的思考。这些贴近现实的内容在超现实叙事手法表现下形成了具有寓言性质的现实主义风格。观众随着“烧脑”剧情抽丝剥茧、不断思考,在不断了解世界、审视社会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认知和理解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从而形成对某种话题或领域更加理性深刻的认知。这种观赏行为需一定的艺术水平和文化素养,还要深度投入情感、参与解读。

技道合一,探索适合主题阐释的多样表现形式

我们在为创新探索鼓掌的同时,也要对存在的问题保有理性思考。部分在时空叙事方面进行实验性探索的作品因设定太过简略、让人无法带入,逻辑不通、难以自圆其说,高开低走、陷入“烂尾”境地等问题引发批评质疑。拿近年来涌现的部分穿越之作为例,主人公要么因意外发生身体或者意识的时空转移,要么到游戏世界里开启“升级-通关-重回现实”的旅程,要么听一首歌实现穿越,要么拿到某种特殊道具完成穿越,要么太困了睡个觉就能穿越……穿越形式花样不断,但情节却是老套路,而且对穿越的理由和背景交代得也越来越敷衍,多数都是一笔带过、不做过多解释,使故事难以形成自圆其说的逻辑闭环,更别提助力人物塑造和主题阐释了。

这提醒我们:创新是一体两面的,既是形的拓展,更是魂的凝聚。新奇的体验固然能使观众产生更多观赏期待,但并不意味着离成功更进一步。在叙事时空、角色和类型融合等维度的突破说到底是“外家功夫”,是“技”;主题才是原点,是“道”。所以,影视创作的探索实验还是要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主题阐释展开,才能做到技道合一。随着影视创作发展,观众审美迭代,市场对精品内容的需求进一步增强,行业呼唤创新精神。这个“创新”不仅包括拍摄模式、制作技术的更新,还要在内容题材、叙事方式、艺术表达方面打破定规,更体现在思想内涵的挖掘和精神境界的开阔上。从这个角度看,《新生》《微暗之火》《开端》等作品或可成为行业大规模进行实验性创新的起点。希望广大创作者沿着这个方向深入下去,勇于去探索以往创作从未触及过的艺术空间,最终从量变到质变,实现影视艺术的繁荣发展。

(作者:谭雪芳、陈宇轩,分别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研究助理)

责任编辑:夏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