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黑龙江盐碱稻田里的科技“密码”

科技日报 2024-09-25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朱虹 通讯员 董擎辉

9月24日,由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以下简称东北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三亚市耐盐碱水稻产业联合会共同举办的水稻品种及物化产品试验示范测产现场观摩会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举行。

松嫩平原盐碱地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之一,土壤质地黏重、养分匮乏,严重制约农作物产量提升。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依托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系统开展了耐盐碱作物品种选育、盐碱地改良以及盐碱地作物高效栽培技术等方面研究,在盐碱地产能提升中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

在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东北中心全方位苏打盐碱地改良技术示范基地,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梁正伟研究员为组长的9人测产专家组,对盐碱地水稻进行了现场测产。在当年改良的重度盐碱地示范区,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培育耐盐碱水稻品种“龙稻202”,示范面积500亩,土壤类型为典型苏打盐碱土,PH10.0左右,通过利用土地平整、钙离子置换、强氧化剂降碱多离子干扰、有机质提升“五位一体”集成技术,经专家现场实收测产,亩产达400.13公斤,土壤有机质从0.8提升到1.3,pH从10.0左右降至9.0以下,盐分从6‰降到3‰,实现了当年改良、当年种植、当年产粮。

“今年年初的时候刚开展盐碱地水稻种植,对盐碱地也不熟悉,对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掌握也不够,就四处寻求帮助,后来找到了黑龙江省农科院大庆分院,对我们重度盐碱地进行技术指导。他们不仅筛选出适宜的耐盐碱水稻品种,还集成了‘五位一体’配套栽培技术。今天测产亩产达到400公斤,完全超出了预期,种地还是得相信科学。”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种植户蒋风学说。

除了“以种适地”,以优异耐盐碱品种为基础,“以地适种”的集成技术,同样是盐碱地产能提升不可或缺的科技“密码”。在改良五年的中重度盐碱地示范区,针对苏打盐碱土土壤板结、PH高、全盐量高、有机质含量低、土壤黏重等障碍因素,专家组在盐碱地水稻保产配套栽培技术基础上,利用微生物有机肥、多元控失肥、S-诱抗素、抗盐剂等开展中度盐碱地产能提升集成技术示范,对集成模式“微生物有机肥 +多元控失肥 +S-诱抗素 +抗盐剂”,单项模式“多元控失肥 +S-诱抗素”“微生物有机肥 +S-诱抗素”“抗盐剂 +S-诱抗素”现场分别进行了测产,在pH值9.0左右的盐碱地上,产量分别为436.8公斤、410.8公斤、415.2公斤、414.7公斤,比常规施肥模式分别增产16.0%、9.1%、10.3%、10.1%。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大庆试验站卞景阳博士介绍:“五年间,我们科研团队不断总结和创新,形成了以耐盐碱品种筛选、土壤改良技术和优化栽培技术的集成模式。在移栽前使用诱抗素提高秧苗抗性,提高保苗率,在整地过程中轻耕翻、重平耙,利用有机肥、酸性肥料和调理剂实现优化土壤结构、降低pH值等作用,为进一步实现耕层的排盐降碱创造条件。”

盐碱地治理周期长,需要大量资源投入,除了耐盐碱作物品种、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还需要在产业推进和商业模式上做文章,真正形成全产业链条发展模式。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艾治勇说:“耐盐碱水稻产业化既是国创中心建设的要求,更是市场的需求,国创中心就是要做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推动国家耐盐碱水稻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今天在东北中心测产的集成和单项技术模式,就是科研创新与转化利用协同攻关,科企结合共同努力的成果。”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主任卢淑雯表示:“未来,我们不仅要在耐盐碱作物品种选育上下功夫,还要充分利用盐碱地改良剂、有机菌肥等集成技术模式来改良土壤,在盐碱地地力提升的前提下,进一步助力粮食产能的提升。”


责任编辑:夏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