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个体”蕴含着“大能量”——我市推行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精准帮扶个私经济高质量发展
□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韦荣合 通讯员 岑胤锋 蒙定福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24年10月底,我市实有个体工商户9.5万户,占所有经营主体总量的73.81%,占民营经济主体总数的75.65%,支撑着近30万人就业。“小个体”蕴含着“大能量”。今年以来,我市新增个体工商户1.5万户,同比增长20.4%,位居全区前列,个体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分型分类施策,助力个体工商户“活得好”
近年来,个体工商户呈现面广量大、发展阶段不同、利益诉求多元化等特点,需要分类施策,积极构建精准帮扶培育政策体系。对此,我市探索推动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改革举措,按照存续时间、经营状况、纳税情况、雇员人数等指标,将个体工商户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和“发展型”三个类型,针对其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量身定制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科学制定“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分类标准,提升发展质量,努力为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环境。2024年,我市个体工商户分型已完成,“生存型”38380户、“成长型”24044户、“发展型”5024户,分别占比56.88%、35.63%、7.49%。
协同联动齐抓共管,助力个体工商户“走得稳”
针对个体工商户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招工难、用工贵,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市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建立了由市场监管、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司法、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交通运输、商务、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农业农村、税务、人民银行和银保监等14家单位组成的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局际联席会议机制,印发了《防城港市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各部门各司其职,多管齐下形成强大合力,对个体工商户实施分型分类精准帮扶。针对小微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市市场监管部门创新“政银企”合作方式,会同工商银行、农信社、桂林银行等金融机构创设“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题银行”,为个私经济主体提供注册登记、年报、银行开户、融资、理财、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同时,搭建银商共建“金融+互联网”合作平台,线上线下为个私经济主体拓宽产品销售渠道。自2023年5月广西首批、防城港市首家“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题银行”投入运行以来,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发力,实现了各县(市、区)“主题银行”全覆盖,数量全区第一。自“主题银行”运行以来,共为个私经济主体办理营业执照1369张,帮助100多户经营主体搭建线上产品销售平台实现销售额130多万元,助力经营主体获得授信贷款6.17亿元。
深化改革强化服务,助力个体工商户“长得快”
我市持续深化“个转企”改革,积极引导、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在市场准入、组织管理、补贴补助、贷款融资、用地用工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不断提高政务服务的便利化水平,助推“发展型”个体工商户“长得好”“飞得高”。针对当前个体工商户存在发展信心不足、总体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市市场监管局采取差异化措施,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各类帮扶资源的有效性,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目前,我市已经制定统一分型标准,提出分类参考标准,并已完成统一分型标注。各县(市、区)将结合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和发展导向,分别着眼于“活下来”“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三个目标,科学制定“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分类标准,既体现鲜明地方特色,又具有可操作性。截至2024年10月,全市已培育“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79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