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文化大事件,你参与了几个?

中国青年报 2024-12-27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这是一条纵贯北京老城南北7.8公里长的“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两千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

“北京中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

“北京中轴线”的故事,从整体上看是一个宏大叙事,但同时萦绕着人间烟火。保护文化遗产是为谁?为生活在里面的人。鼓楼脚下的北京市民、前门大街的老字号,还有宣传中轴线的少年志愿者、设计中轴线文创的年轻人,他们共同书写着中轴线的当下故事。

其实,北京的轴线从古至今一直在生长:元代约3.7公里,明初4.8公里,明嘉靖年间形成了这7.8公里。今天北京的城市轴线向南已延伸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向北延伸至燕山脚下。

申遗成功是一个新的开始,遗产来自过去,终将面向未来。

抢到冰箱贴了吗?博物馆再登“顶流”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天宫藻井冰箱贴,如果你今年抢到了这两款博物馆爆款文创,一定能站上“朋友圈鄙视链”的顶端。

如今,参观完展览买文创,已成为年轻人逛博物馆的标配。据不完全统计,三星堆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文创年销售额都超过亿元。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布的19个新职业中,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俨然位列其中。

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正式备案注册的6833家博物馆已接待观众9.4亿人次。从排队看展览,到排队买文创,博物馆以自身的厚积薄发,吸引年轻观众不断涌入。而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从单向的参观,转向沉浸式的互动。

就连卖文创的方式本身,都成为体验的一部分。在甘肃省博物馆,挑选自己喜爱的毛绒“麻辣烫”菜品现场“烹饪”;在苏州博物馆,趁秋高蟹肥,捆上几只毛绒“大闸蟹”带回家。

会整活、重社交,有故事、有仪式,博物馆文创的流行,也让馆藏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被更好地传播,进入年轻人的购物车,也进入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博物馆可以严肃,也可以“治愈”,可以是国家的“文化客厅”,也可以是青年的约会场所。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公众美好生活需求相适应的博物馆“生活圈”,正在构建。

国潮“圈粉”年轻人

《中国诗词大会》播到了第九季,“中国华服日”办到了第六届,《只此青绿》3年演了600多场;“红男绿女”的宋制婚礼成流行,大学生在毕业季拍国风毕业照;穿着新中式服饰、吃着中式烘焙、端着中式茶饮……国潮,在2024年继续奔流。

国潮的根是传统文化,但又绝不是复古,它是现代的、青春的,有时候还是国际的。以海南黎锦为创作主题的时装秀,登上了巴黎时装周;聚焦中式审美、时令习俗和传统工艺的恭王府服饰秀,也再度亮相巴黎。

非遗有着“遗产”之名,但被越来越多年轻人接受并喜爱。比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成养生秘笈;簪花、漆扇成景区“必打卡”项目。“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岁末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此,只要是过春节的人,就是非遗传承人。

国潮的潮,一方面是内容,另一方面是载体。据统计,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个,99%以上都有比较稳定的新媒体账号和内容。在火爆“出圈”的《黑神话:悟空》中出场的陕北说书,时长不到两分钟,在社交平台获得千万观看量。

但新的“暗涌”也请注意,不是只要拼贴叠加传统文化符号、复制粘贴爆款国潮产品就能百战百胜。已遭反噬的“国潮少女”形象,被年轻人列入“避雷”名单。大潮未退,更须修炼文化的“内功”,才能源远流长。

电影院空间“长”出新玩法

电影演员有粉丝,到了2024年,电影院开始有自己的粉丝了。多种艺术形式和消费方式“跨界”闯入,电影院空间“生长”出丰富多彩的新玩法。

体育迷在家看电视不过瘾?你可以去电影院,享受一群人同看比赛的沸腾氛围。今年奥运会期间,“影院看奥运”直播活动引发大家的参与热情。全国累计有800余家影院参与,共计放映2300余场。竞技体育的魅力在影厅沉浸式环境中被充分放大,赛事“第二现场”在影厅完善的视听技术中为观众带来焕然一新的观赛体验。

如今,你还能在大银幕上看演唱会、音乐会等。年轻人颇为喜爱的线下脱口秀演出,也开始“登陆”电影院空间。影院的“沉浸式”程度也持续飙升,你能边吃火锅边看电影,或者“闯”进故事里——看电影时身穿影片中角色的同款衣服、手持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道具,身临其境般全方位感知光影魅力。

除了看新片,“老片党”的爱好与情怀,也能在电影院中得到温柔安放。今年多部经典电影重映:《哈利·波特》全系列8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你的名字。》《哈尔的移动城堡》《海上钢琴师》……电影院是新故事的载体,也是保存美好记忆的游乐场。

微短剧市场超过电影票房,迎来深度洗牌

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有着前所未有的繁荣,据预测,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4.4亿元,有望超过内地电影全年总票房。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5.76亿人,占据整体网民规模的半壁江山。

微短剧题材多样,满足不同观众喜好。有的聚焦传统文化,如《一梦枕星河》融入苏绣、昆曲等非遗元素;多部热门电影和电视剧推出衍生微短剧,如《超越吧!阿娟》(动画电影《雄狮少年》衍生)、《我的归途有风》(热门剧集《去有风的地方》衍生)等。

在追求热度和流量的过程中,部分微短剧陷入低俗、擦边。霸道总裁、豪门弃妇等题材泛滥,部分作品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6月1日,《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正式实施,要求对微短剧实行“分类分层审核”。微短剧行业迎来更为严格的监管,微短剧市场面临一次深度洗牌。

目前,多家短视频和长视频平台纷纷布局微短剧领域,通过引入精品短剧、提升制作水平等方式,争夺市场份额;同时出现跨界合作,东方卫视等多家媒体入局微短剧市场,将优秀作品推向大屏端播出。

如何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持内容品质,获得社会效益,将是微短剧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好故事是国产片的基石,诚意和创意是养分

2024年的国产电影,留下了怎样的好故事?

每个节点的佳作,构成了国产片的优秀“成绩单”:春节档的《热辣滚烫》《第二十条》《飞驰人生2》,暑期档的《抓娃娃》《默杀》《逆行人生》,中秋档的《野孩子》《出走的决心》,国庆档的《志愿军:存亡之战》《只此青绿》,年底的《好东西》《雄狮少年2》……

现实主义题材“上大分”,多元类型迸发亮点和惊喜,诚意和创意是电影创作的养分。

“全片没有一句台词”的电影《只此青绿》,改编自同名舞蹈诗剧。电影版由舞剧原班人马领衔主演,采用更适配电影演绎的艺术语言,让这个国民IP在大银幕上得到绚烂“展卷”,获得极高的口碑和出色的票房。

舞台作品与电影作品的转化,启发电影行业从业者挖掘、探索传统艺术与大众文化消费之间的关系。

取材于82年前那段真实历史事件的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上映,戳中观众泪点,豆瓣评分高达9.3分。《里斯本丸沉没》的价值不只是一部电影。它在历史上填补了一个空白,让历史以光影的形式被永远“留”了下来。

好电影总能在“无声胜有声”的时刻戳中人心,甚至跨越国界和时空。这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讲好中国故事有着积极意义。

AI+文化,新科技面临新伦理

2024年,AI(人工智能)在文化领域迎来爆发:AI写作、AI绘画、AI音乐……同时爆发的还有质疑,北京市互联网法院审理了全国首例涉AI绘画大模型训练著作权侵权案。AI创作属于真正的创作吗?AI生成的作品版权如何界定?AI抄袭该如何处理?都未有定论。

AI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写论文用AI整理文献,求职遇见AI面试官,超过一半的受访学生收到过AI面试邀请。各大平台上,AI甄嬛、AI鲁智深、AI孙悟空纷纷问世,用原著人物的语气与用户互动。微博上的“评论罗伯特”成了“网红”,网友甚至建立了“罗伯特受害者联盟”,用来展示其语出惊人的评论。

AI伴侣成为情感寄托的一种选择。一些人开始与AI聊天甚至恋爱,体验AI的包容、浪漫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一些人通过AI让逝者“数字复活”,试图重新建立情感连接。而某音乐人用AI“复活”女儿,又引发舆论争议。AI使用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此外,AI生成的虚假账号和内容,还带来“AI污染”,产生大量粗制滥造、真假难辨的“信息垃圾”。AI的发展是一场技术与人文的交响,如何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应对其带来的种种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将是未来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青年+科技,考古新面孔

考古的时间线总是拉得漫长,距今2100多年的马王堆汉墓,在今年迎来了考古发掘50周年。而在2024年的考古新发现中,有的聚焦城市考古,如浙江绍兴稽中遗址、江苏盐城盐业考古、河南开封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有的聚焦史前和夏文化,如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

我们惯常描述考古发掘,往往用“出土”,2024年,“出水”同样可观。在南海,使用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水下遥控潜水器,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开展水下考古,中国水下考古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在长江,已整体打捞出水的“长江口二号”古船,正式启动考古工作,通过科技考古,分析研究解读古船包含的历史信息。水下考古,是科技与考古携手的生动写照。

考古需要青年。9月,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等印发《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将在5年内遴选100支文物考古人才创新团队,并对团队予以资助。

青年热爱考古。在2020年因高分报考“冷门”专业——北大考古学而受到关注的湖南女孩钟芳蓉,今年毕业了,考入敦煌研究院石窟考古岗位,和她的前辈樊锦诗一样,从燕园奔赴敦煌。考古这件事,又多了一个有爱的新面孔。

2月,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11月,山西临汾的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年头年尾的这两个好消息,是越来越多考古遗址成为向大众开放的博物馆的缩影。考古探寻来路,也借由今人的手,融入当下。

文化新消费,要消费更要文化

文化新消费,你很难错过。

2024年,演唱会等各类演出热闹非凡,场次大幅增加,但“一票难求”的现象依然普遍。刘德华北京演唱会,3万余张门票开售时,超过120万人同时在线抢票。下沉市场的文化消费也日益活跃,音乐剧、音乐节等正逐步向三四线城市拓展。

旅拍市场蓬勃发展。在泉州、丽江、延吉等热门旅游地,旅拍已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大特色,仅丽江古城区就拥有2000多家旅拍相关的市场主体和600多家企业。新技术带来新亮点,如AI摄影实现自动化抓拍;无人机航拍则从高空俯瞰整个场景,让旅行照片更有创意。

年轻人乐意为情绪消费买单。二次元衍生品如“谷子”的大卖,便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吃谷”行为在90后、00后、10后中流行,商圈也纷纷引入谷子店以吸引人流。这些商品不仅满足了年轻人对IP的喜好和虚拟角色陪伴的精神需求,还成为他们表达个性和归属感的媒介。

文化新消费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多重挑战。价格虚高与炒作现象频发,如热门IP周边商品被炒至天价;一些传统文化活动被粗糙复刻、过度包装,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文化新消费彰显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文化产业在创新驱动下的无限可能。保持热度,保证品质,挖掘内涵,坚持创新,可能是文化新消费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综艺为观众和生活建立“接口”

2024年,综艺节目的价值在于,为观众和现实生活建立一个“接口”。

喜剧综艺,带来的不只是“笑声”,还充满对生活的发问和回声。《喜人奇妙夜》《喜剧之王单口季》《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等喜剧综艺引发了观众的关注和讨论。

“从小人物到喜剧之王”,每个有潜力、有梦想的演员站上大舞台,诉说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生活的感知与思考。富有创新魄力的青年喜剧创作者,为相声、小品等经典喜剧形式注入鲜活的养料。这些节目“打破第四堵墙”,呼吁创作要贴合现实,戳中观众内心的“真实笑点”。

每一句幽默的调侃,每一段精准的表演,都让年轻人看到了自己的真实处境。也正是在那些有趣的段子里,年轻人试图以另一种角度和态度重新看待生活。

真人秀《再见爱人4》在年底掀起极高网络讨论度,归根到底是戳中观众对婚恋问题的思考。真人秀是“镜子”,让我们重新理解健康的亲密关系,建立对自我、家庭、感情的认知,从而努力成为美好的自己。

透过综艺这一“接口”和镜面,观他人,知自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沈杰群 谭思静 实习生 刘怡君 黄欣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2月27日 07版

责任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