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记忆 遇见非遗

SCROLL

MOVIE

视频影像

【歌】广西壮剧:和风妙音发春晖 戏韵飞扬馨香来

【俗】哈节喃唱声嘹亮

【技】千年古陶现华章

REPORTER'S NOTES

记者手记

  • 【歌】采茶芬芳溢四方

    桂南采茶戏是广西传统剧种戏曲之一,明末从江西赣南传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采茶戏的演出内容贴近生活,以“十二月采茶”为主,整个歌舞通过表演种茶的全部劳动过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热情和丰收喜悦。它广泛流传在广西南部的玉林市博白县以及相邻的钦州市部分地区,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 查看更多 ]

  • 【俗】元宵花灯照亮文化传承路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全国各地各式花灯高悬,街头五彩缤纷,已经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南宁元宵花灯节里,家家户户挂出的花灯,传递着从古至今的美好愿望。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些承载希望的小小花灯,不少像黎炳生这样的非遗传承人一直在坚守着。...[ 查看更多 ]

  • 【舞】南丹勤泽格拉:民族文化结奇蕊

    南丹“勤泽格拉”是白裤瑶人民喜爱的传统舞蹈,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的文化结晶,其内容藴藏着白裤瑶历史、文化、民俗、宗教信仰等诸多内涵。...[ 查看更多 ]

  • 【技】京族独弦琴

    已经不是第一次采访苏春发了,作为京族独弦琴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这些年备受媒体关注,仅仅是我就采访过他不下3次,但不变的是,这些年他从来不拒绝媒体的采访,要知道2010年我第一次拜访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在校大学生。...[ 查看更多 ]

  • 1
  • 2
  • 3
  • 4
下一张 上一张
  • 瑶族蝴蝶歌
  • 桂林渔鼓
  • 侗族大歌
  • 彩调
  • 壮剧
  • 采茶戏
  • 瑶族蝴蝶歌流行于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和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及其毗邻等地的瑶族聚居区。
    蝴蝶歌在瑶族二声部民歌中,用一种汉语方言土语演唱,内容以情歌为主,因为在歌的衬字词中,常出现“蝴的蝶”“蝶的蝶”“黄蜂”之类衬词,故此得名“蝴蝶歌”。
    2008年,瑶族蝴蝶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桂林渔鼓俗称道情,是桂林市的地方传统说唱艺术。宋朝由北方传入桂林,结合桂林方言特点而形成,在叙事的作品当中经常使用,声情并茂,十分感人。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申报的桂林渔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 侗族大歌以“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
    在广西,侗族大歌主要流传于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梅林、富禄、洋溪等沿溶江一带的侗寨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侗寨。
    由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申报的“侗族大歌”被列入200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彩调原称调子,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分布甚广。
    彩调形式活泼,通俗易懂,剧目内容十分贴近群众生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55年,统一定名为“彩调剧”。

  • 壮剧又称“土戏、壮戏”,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2006年5月,壮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采茶戏,是流行于江南地区和岭南一些省区的一种传统戏曲类别,产生年代大多是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种类繁多,各地特色鲜明。
    2006年5月20日,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京族独弦琴艺术
  •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 六堡茶制作技艺
  • 钦州坭兴陶烧制技术
  • 广西八音
  •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
  • 京族独弦琴,因独有一根弦而被世人称为独弦琴。
    它以大竹管为琴体,构造简单发音丰满醇厚,音色清澈,优美动听。
    2011年5月23日,京族独弦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单体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被称为“无字天书”。
    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9处世界遗产,也是广西第一处世界遗产。

  • 苍梧六堡茶是广西特产,因原产于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其品质以“红、浓、醇、陈”著称。
    六堡茶制作技艺是指采用当地种植的茶叶为原材料,经过杀青、揉捻、沤堆、初蒸、发酵、复蒸、干燥、晾置、加压、陈化等工艺制作手法,制造出外观色泽黑褐光润、茶汤呈琥珀黄红之色、喝时滋味醇厚甘爽、闻有槟榔香味等品质特征的六堡茶。
    2015年,六堡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 钦州坭兴陶有着1300多年历史,以其独特的泥料、变幻莫测的窑变色彩和精致的浮雕工艺,享誉海内外。
    2008年,钦州坭兴陶烧制技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钦州被评为“中国坭兴陶都”,近几年着力推动坭兴陶产业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投入到坭兴陶的制作与创新中,千年古陶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 广西八音,又称“桂南八音”,是中国民间器乐的一个乐种,主要流布于南宁、玉林、贵港、钦州、梧州、贺州等地的汉族、壮族、瑶族聚居地。
    它曲调优美、嘹亮,演奏风格热烈、欢快,富有广西地方民族特色,是广西颇有影响的民间器乐艺术,其中以玉林的八音最具代表性。
    “广西八音”于2011年由玉州区文化馆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壮医历史悠久、方法独特、疗效显著,是我国民族传统医学医药中的一朵奇葩。
    其中,壮医中药竹罐疗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与疾病作斗争的民间简易物理疗法之一。
    2014入选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壮族圩逢节
  • 瑶族盘王节
  • 跳岭头
  • 资源河灯歌节
  • 炮龙节
  • 哈节
  • 平话
  • 壮族三月三
  • 露圩的壮族人民以蓝为美,人称“蓝衣壮”。
    目前,露圩镇蓝衣壮民俗文化已被确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月初八”壮族圩逢节入选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露圩镇有极具地方特色的战鼓、功夫、打钱尺、貔貅狮、舞麒麟、舞彩凤、舞仙马、舞彩蝶、竹筒鼓、壮锦、山歌等丰富多彩的蓝衣壮民俗文化,在经过千百年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沉淀为广西壮族民俗文化的精髓。

  • 盘王节,又叫“跳盘王”“还盘王愿”。
    每年农历的十月十六日,是瑶族人民缅怀始祖盘王、聚合人心的盛大节日,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2006年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广东省韶关市申报的瑶族盘王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跳岭头”,广西钦州市典型的民俗文化,是古老的一种带面具的祭祀舞蹈,于2006年被确认为第一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于2014年底被确认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 放河灯是资源县当地百姓每年中元节自发的祭祖祈福风俗,1995年起,资源县对其加以引导,把当地百姓唱山歌、放河灯的习俗加以整合,形成了“七月半”河灯歌节。
    2014年11月,“资源河灯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宾阳“炮龙节”在每年的正月十一举行,据传起源于北宋年间。
    所谓“炮龙”就是用鞭炮炸龙,意在祈求风调雨顺,富贵平安。
    2008年宾阳炮龙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评为“中国最佳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

  • 哈节,又称“唱哈节”,所谓“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传统歌节,通宵达旦,歌舞不息。
    京族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性少数民族。哈节是京族独有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2006年京族哈节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平话是南宁一种特殊的地方汉语方言,平话山歌是南宁当地特有的传统民歌文化,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南宁平话人把平话山歌视作他们的文化食粮,靠口传在平话人中代代相传。
    江南平话山歌2016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名录。

  •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各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
    从2014年开始,每逢农历“三月三”这一民族传统节日,广西设置全区公众假日。
    “三月三”歌圩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 、影响最广、历史最久的民族歌圩,于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 南丹勤泽格拉
  • 藤县狮舞
  • “勤泽格拉”在瑶话中是猴棍舞的意思,是模拟老猴觅食,出葬时跳的一种祭祀性舞蹈,具有几千年的历史。
    该舞蹈以铜鼓声为伴奏音乐,舞者手拿两根约30公分长木棍,绕着木鼓(指挥鼓)而跳,其动作是模仿猕猴取食攀枝、跳跃山间而成。这一舞蹈充分反映了白裤瑶民族聪明勤劳、不怕艰苦的性格,蕴藏着白裤瑶民族历史、文化、民俗、宗教信仰等诸多内涵。2014年,南丹勤泽格拉已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藤县舞狮的历史由来已久,在藤县,几乎每个村都有舞狮队。
    藤县有名的狮队有藤城渔业社狮队、藤州镇的积庆堂、蒙江的子孙堂、少英堂、四知堂、沛国堂等。蒙江的子孙堂狮队师承广东佛山舞狮技艺,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现在禤洲狮队以高超的桩上舞狮技艺在国内和国际上享有声誉,但他们是在1997年时才开始向蒙江子孙堂拜师学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