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旱魔科学抗旱 让每滴水用到极致

广西新闻|来源:广西广播网2010-03-28 16:00:18|网络编辑:北部湾在线

  盖盖“被子” 水分少流失

  近日,全区春耕生产现场会在浦北县福旺村召开,农业系统的技术人员指导农民将一张张白色薄膜覆盖在田垄上,像给地上的瓜苗盖上了一床床白被子。“白被子”有何妙用?“能盖住土壤中的水分。”自治区农业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哪怕外面的泥土干得一捏就成了粉末,“被子”的内壁上还会凝结着颗颗水珠。该负责人介绍:“今年旱情严重,如果不盖拱膜,瓜苗会因为缺水而无法成活生长,而现在一星期左右浇一次水就行了。”

  堆在田间地头的废弃物秸秆也是抗旱的“宝物”,给农作物覆盖上秸秆,和盖“白被子”是一样的功效。此外,秸秆还有不少功用,如将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的肥力、用秸秆培育食用菌等。可一些农民不知其中妙用,一把火将大面积的秸秆烧掉了,这让农业科技人员觉得痛心惋惜。为此,自治区农业厅于3月24日下发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禁止秸秆焚烧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推广力度。

  这种“盖被子”的做法就是自治区农业厅近几年大力推广的“三避技术”,即农作物避雨、避寒、避晒技术。广西正全面推广地膜覆盖、塑料大棚、网棚遮阳、盖棚避雨、果实套袋等“三避”技术。自治区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目前的旱灾中,“三避”技术为农业抗旱立下了汗马功劳。目前,南宁市的西、甜瓜生产因为用上了该技术,得以将秧苗保全。

  加点“佐料” 土壤变海绵

  自治区农业厅土肥专家何礼新向记者隆重推出一位抗旱“明星”——保水剂。使用保水剂抗旱节水技术,是现在农业部门大力推广的科学抗旱措施。

  保水剂是一种高分子树脂,有粉末状、颗粒状、水剂等几种。看起来不起眼,却有着神奇的吸水能力——能吸附相当于自身重量100~200倍的水,储水功夫也是一流。这位明星也不难伺候,只要在作物根部旁边开沟或者挖个穴,放上一丁点保水剂(一亩用量2~3公斤,成本大概在五六十元),就可以让它散发威力了。何礼新介绍,在目前极度干旱的情况下,如果抽水或挑水灌溉土壤,可能水分很快就被吸收或挥发了,作物难以喝饱,用上保水剂,土壤就像海绵一样,能牢牢将水“抓住”。一旦碰上下雨,土壤更是在畅快地大口喝水之外,还可以揣一些水存在作物根部。因此,何礼新强烈推荐:“在目前这种程度的旱灾中,使用保水剂是最适合的抗旱手段。”

  其实保水剂并不是新面孔,进入新世纪以来就在广西开始推广了,广西还有自己的保水剂生产厂家。不过因为它一直推广在甘蔗、果树、造林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上,加之从未遇见过如此严重的旱灾,所以保水剂还没有“红”起来,“身价”也没能充分体现。对大部分农民尤其是桂西的农民来说,保水剂还是一个生面孔,也不容易买到。目前自治区农业厅已经调剂了一些保水剂到百色、河池等重灾区做试验示范,何礼新说:“如果政府能给予农民购买保水剂一定的补贴,相信广大农民会很欢迎。”

  细水长滴 水肥省着用

  对现在的旱区来说,真是“滴水贵如油”,如何将水省着用,自然受农民关注。滴灌技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滴灌技术的原理是这样的:用水泵将水从水源压上来,然后经管道通往每一垄田地,管道上会有一个个小孔,水就会在重力作用下一滴滴地浸润到作物上面。农民还可以将肥料溶入水中,以同样的方式“喂”给作物。

  何礼新打比方:“就好比人在沙漠里行走,只有一壶水,自然是小口小口地抿可以耐渴一些。”

  据介绍,这种“水肥一体化”的技术,一是能省水,每亩次用水量仅为1立方米左右,相当于地面灌溉用水量的七分之一,喷灌用水量的三分之一;二是省肥、省工,随水滴施化肥,能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效,并能减少修渠、平地、开沟等的用工量,比地面灌溉省工50%以上。

  可是,何礼新称,用滴灌的方式来解渴,水泵、水管等的投资会比较大,成本也较高,一亩地要五六百元左右。只有一些蔬菜基地或者在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作物上,才舍得下此“血本”。而且使用滴灌技术,关键是附近得有池塘、河流、水井等水源,否则就无用武之地了。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