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青年在,远水也能解近渴 广西团员青年抗旱救灾

广西新闻|来源:广西新闻网2010-03-28 16:31:55|网络编辑:北部湾在线

  “你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3月25日,家住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五联村坡四屯的76岁老人罗美芬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对前来送水的志愿者说。

  去年8月以来,广西地区持续干旱天气。长这么大,罗美芬从没遇到过时间这样长的旱情。因为没水喂猪,今年年初,她把家里养的一头母猪和刚下的一窝猪仔都便宜卖了。

  就像一个约定,隔三差五,东兰县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抗旱救灾突击队的团员青年便会走过崎岖的山路,把清洁的饮用水扛到罗美芬的家中。这些年轻人的每次到来,都让这位瑶族老人从心底里感到温暖和不舍。

  在广西,像这样为灾民排忧解难的团员青年还有很多。旱情发生后,广西各级团组织在团广西区委的统一指导下,积极组织广大团员青年,为确保抗旱救灾工作的胜利贡献青春的力量。

  “哥哥保证第一时间给你家水缸装满水”

  东兰县是广西旱情最为严峻的地区之一,自去年8月以来,境内基本没有下过雨,许多居住在大石山区,依靠水柜、水池收集雨水生活的群众连日常饮水都变得困难起来。面对这一情况,当地党委政府马上实行领导干部包屯包户责任制,分区分片设立了385个临时供水点。每天安排县乡工作队送水到乡,以保证缺水地区群众的生活用水供应。

  “党委政府的努力使灾民的生活用水基本得到保证,我们团组织又能为受灾民众做些什么呢?”团东兰县委副书记张秋文说,今年春节前夕,团县委组织志愿者服务队进村入户调查发现,设立供水点后,走几公里的山路挑水回家对一些有青壮年劳力的普通家庭而言,并非难事,但对于一些五保户家庭和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家庭来说,却存在较大困难。在一些村屯,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家庭占到50%以上。

  针对这一情况,团东兰县委决定把服务对象确定为大石山区的老幼弱势群体。团县委先后组建青年抗旱突击队15支、关爱留守儿童服务队1支、青年文明号抗旱服务队9支、青年抗旱摩托车突击队15支,分赴14个乡镇为五保户和留守儿童送水到家。

  今年3月3日,东兰县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抗旱救灾突击队成员谢海明来到东兰镇那亨村弄科屯给村民送水。当他挑着水桶送到第三户人家时,屋里迎出来一个小女孩。交谈中,谢海明了解到这个小姑娘叫小娟,今年8岁,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她现在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

  “你怎么不去学校上学?”谢海明问道。“听说今天有水,所以奶奶说我们要留下来装点水,要不就没得用了。”

  谢海明对小娟说:“小妹妹,你以后不要因为这事而不去学校。以后哥哥会定期过来送水,而且哥哥向你保证,第一时间给你们家的水缸装满水,好吗?”

  几天后,谢海明再次来到弄科屯,一进屯他就马上为小娟家挑去一担水。这次到访时,家中只剩下奶奶一人在做家务,奶奶说小娟一大早就上学去了,还交代要告诉志愿者哥哥,她不会再“逃学”了。

  志愿服务贵在坚持

  23岁的壮族青年韦文正是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兄弟车行的一名销售人员。这几个月,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巴马县党团员抗旱救灾服务工作队志愿者。

  尽管韦文正的家乡巴马县凤凰乡并不缺水,但当他从电视里了解到家乡附近的壮瑶村屯出现严重旱情时,便马上找到团县委,主动要求加入送水志愿者的队伍。

  早上八九点钟,巴马县各单位的青年志愿者先在车行和水电局前集合,然后开着摩托车和农用车从县城出发,先奔赴凤凰乡的取水点,再把水运到各村供水点的水池和水柜中。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志愿者还会骑着摩托车送水到家。

  “屯级路不是很安全,路基不稳,而且山路蜿蜒曲折,平时正常行驶都很危险,何况还要背上两个50公斤重的大水桶。”韦文正说,尽管有危险,但大家都很注意,送水车队至今都没有发生过大的危险。

  团巴马县委书记龙群旅也是送水队伍中的一员。他最骄傲的是,这支队伍从2009年9月成立至今,每周都会坚持开展志愿服务,从没有间断。“旱灾发生前,我们巴马县的青年人经常一起开展各种志愿活动,而且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大家认识到,志愿服务不是一时的热情冲动,而是一种长期的坚持和对理想的追求。”龙群旅说。

  今年除夕当天,为了保证群众的过节用水,龙群旅和50多名青年志愿者依然坚持开展志愿送水服务。2月13日早上7点,天刚刚亮,一行人就从县城出发,奔赴东山乡巴优屯的送水点。当天,他们要把15吨水送到屯里100多户村民的家中。

  发挥青年才智 开展抗旱自救

  覃智贤是河池市凤山县江洲瑶族乡巴标村的一名普通团员。2002年年初中毕业后,他就到广东一家玩具厂打工,月工资3000元。然而,家乡的严重旱情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他的心。


  今年3月10日,覃智贤辞去了他从事多年的心爱工作,回到家乡,与村、组干部一起组成抗旱救灾突击队,一边为老弱病残群众送水,一边寻找水源。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10天的苦苦寻找,覃智贤终于在离村子约7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潭约60立方米的地表水潭。当看到清澈的泉水源源不断地从石缝中流出时,覃智贤高兴极了。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凤山县成立了近千人的工作队,深入巴标村架设水管开展抽水抗旱工作。据了解,此次架管抽水成功,直接惠及巴标村6个组的600多名群众。

  在抗旱自救过程中,不少团员青年积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特长,帮助抢修水柜、沟渠等储水、引水的小型水利工程,为群众做好春耕生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东兰县青年农民兰海周是武篆镇鸾坡村可一屯村民,他之前一直在广东打工。2009年年底,他返乡过年,看到由于持续的干旱天气,自己所住村屯的水池已经干涸,群众面临无水饮用的困境。而且,村民聚居地离取水点较远,来回取水至少要花费一个小时,非常不方便。看到这一情况,他突然想到自己在广东打工时,公司用索道运送建材物资,为什么不能用索道把水桶从山上运到山下呢?

  想到这一点,他马上跑到东兰县城购买所需材料。回家后,他花了几天时间,搭好一条索道,可将水桶直接送到山下,一次送水最多达100公斤,用了还不到5分钟,大大提高了送水效率。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