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文简体 > 专题 > 隆林60周年 > 隆林概述 > 内容

节庆习俗

2013-04-12 10:06:28浏览次数:0来源:北部湾在线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各民族有关端午节由来的传说,是预防病疫、祛邪除祟、讲卫生、求幸福。《燕京岁时记》载:“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谚语云:“端午佳节,菖蒲插壁”,民谣唱道:“五月初五过端阳,吃罢粽子忙插秧。”壮族、汉族、彝族在过节时,除杀鸡、买肉、包粽子或做糯米饭外,认为五月五采的药最好,都开展中草药的采集、交流和病疫防治活动。壮族懂草药的人,当天大量采集各种草药,有的加工备用,有的拿到市场出售。彝族人民在节日期间,有的拿菖蒲挂在大小门上,还将菖蒲根与雄黄泡酒备用,把菖蒲根串起来给小孩戴以此驱邪,促进身体强壮。苗族、仡佬族人民普遍杀鸡或杀狗过节。仡佬族还祭祖,但狗肉不作祀物。


  牛魂节

  农历六月初六,为壮族牛魂节,壮语称“麻温”.据说这一天是牛王的诞辰。耕牛在劳役中被人呵叱鞭打而“失魂”,故立此节慰劳耕牛,为其“招魂”。当天杀鸡、做糍粑或蒸糯米饭,在牛栏上挂一个装有嫩草的小萝筐,还用手工艺塑造耕牛的形象,以田螺做牛眼,枯枝或竹笋做牛角,柚子做牛身,在太阳下山前,由户主点香向牛栏作祭祀,拿几个糍粑给牛吃,祝它们健康。当天不得打牛,给牛休息一天。


  祭神节

  农历七月十四中元节,壮族又叫祭神节、耳莫节,是壮族祭祖的盛节。从十四到十六,停工过节。这天,各户人家杀鸡鸭,做“耳莫糍粑”(用糯米与红糖混制成),包粽粑供祭祖先。祭祖由长辈主持,男女老小按辈份依次在祭台前跪拜。长辈在一旁低声念词,向已逝的祖先“招魂”,告诉已送祭品给他们了,请他们保佑家中老少安康。傍晚,各家各户把点燃的香一排排、一行行插在院子周围。有孩子的家用西瓜、黄瓜雕制成各种花式的灯笼,给小孩游行“查夜”,有的还用柚子插上“神香”制成“天灯”竖在一根柱上,驱邪赶鬼。


  年节农历十二月初一,是彝族的传统年节,又称“老鼠节”。年节相当于其他民族的春节一样隆重,节日前每家都安装好捕鼠器,并把捉到的老鼠剥皮,除净内脏,将肉烘干,作为节日的菜肴。节日当天,杀年猪,杀鸡鸭,做米豆馅的糍粑供祭祖宗。清代末期起,受别的民族影响,彝族既过年节又过春节,但年节供祭祖宗和捕鼠习俗已消失。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的火把节。火把节的由来,有两种传说。一说唐代诏之一的赕诏王被蒙舍诏王皮罗阁所害,其夫人在六月二十四日这天,点燃松明招魂,相沿成习;另一种说是古时候,彝族人民的勇士阿提拉巴,在反抗天王派来敲诈勒索的凶神斯热阿比的战斗中,杀死了凶神,为民除害。天王大怒,放下“天虫”吃庄稼。彝族人民便举火把烧“天虫”,烧了3天3夜,把虫消灭。从此彝族人民每年在这天欢度火把节。每逢六月六日,彝族村寨都集体杀牛,分肉做花椒肉汤敬祖宗。当天下午,青年男女拿着牛肉和紫红色糯米饭,送到最高的山上喂布谷鸟,入夜之后,各人持火把,绕着住宅田间,插松明火把于田埂上,驱除害虫,游巡之后,全寨人于篝火旁弹月琴、吹口弦,饮酒歌舞通宵达旦。每年节日放假3天,远近各寨的彝胞都到隆林彝族最古老的寨堡——塘石背后的装鸟山,举行赛马、斗牛、摔跤、拍毽子等活动。


  吃薯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仡佬族的吃薯节。节日所吃的山薯,是头年春天专门种植的,到了冬天,把一窝窝10来斤重的山薯挖回来,凉在楼上。节日当天,包粽子或舂糍粑,杀鸡杀鸭烧猪腿,将煮熟的山薯切好,盛放在大碗里。傍晚时分,张灯结彩,在正堂摆餐桌,酒菜摆齐后,由当家人开餐。当家人举筷先夹吃山薯,表示当年庄稼颗粒饱满,粮食丰收;次夹猪肉,表示当年有年猪杀;三夹鸡肉或鸭肉,表示今后鸡鸭成群不病不瘟。接着,全家齐端酒碗饮酒,表示当年生产风调雨顺,仪式结束后,就自由饮宴。


  捉虫节

  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捉虫节。相传在古时候,仡佬山冲连年虫害成灾,放鸡鸭下田捉虫,请巫公道师念经施法,都不能消灭害虫。六月初二这天,有个外嫁的妇女甲娘,带着孩子回家走亲,因家境贫穷,没有带上礼物,心里十分难过。在田边歇脚时,孩子便到田里捉虫(蚂蚱)玩,一下子就捉了好几袋,甲娘拿来作礼物送外公外婆。把虫洗净油炸,香脆可口。事情传开后,大家都出动捉虫,终于扑灭了害虫。甲娘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将六月初二定为捉虫节。每逢节日,都杀猪敬祭,嫁到外地的妇女也回娘家共度佳节。当天,各村寨男女老少聚集村前,敲锣打鼓,手执鸡血染成的旗子,排成长队到田间游行,见虫捉虫,并插上小旗,以示对甲娘的怀念。这个节日一直相传至今,但除虫已发展到使用农药喷杀。


  吃新节

  夏收前后,仡佬族品尝新登场谷物,称“吃新节”.夏收较早的村寨,多在农历七月第一个“辰”(龙)日或“戊”(狗)日举行;夏收较迟的则在八月间“巳”(蛇)日举行。因此有“七吃龙”、“八吃蛇”的说法。


  节日活动有采新、祭祖、吃新。当天,各户分头到田地里,选摘一些成熟的粮食回来加工煮一碗,又把新采回的瓜菜,与肉类煮成菜肴,先用来拜祭“开荒辟地的祖先”,才能开始吃新米。磨基仡佬族在过节时,先拿酒肉和新米到田头去祭,然后在田里选三穗最长最大的小米,拿回家挂在灶上,全家即可以吃新粮。


  拜树节

  相传仡佬族有一户先辈,带着祖公婆的香炉和灵位,最先从贵州迁徙到县内的么基村下冲屯时,没有房子安置祖公婆的灵位,只好将寨傍的两棵老青刚树掘洞安置。从此,这两棵树便成了仡佬族的祖树,全族决定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祭祀祖宗树的节日,“拜树节”便成习至今。


  祭祀所杀的一头黄牯子牛,由族里3户人家合伙献出(合伙养或凑钱买均可),每年3户,周而复始。祭祖前几天,首先杀牛会餐,除本族人参加外,还邀请附近各族同胞参加,只吃牛下水及其它酒菜,牛肉平分各人一份,牛心留到八月十五祭祖树。由族里的“大房”主祭。开祭时,杀两只小公鸡(每只约半斤),分别摊成头、翅膀和脚2份祀品,用红纸包好,将左翅左脚的一份送进祖公的树洞,另一份送祖婆的树洞。用红纸封好树洞后,主祭人向祖宗树跪下祈祷,敬酒、鸣炮,祭毕聚餐,并将牛心分给各户的大房,每人一片。


  牛王节

  农历十月初一,是仡佬族传统节日牛王节。有两种传说:一说农历十月初一是牛的生日,为感谢牛辛勤奉献而过此节日;另说是古时候,仡佬族的祖先受官兵围攻,生命财产毁在旦夕,幸得一头老牛引路,将大家引渡过南盘江来到金钟山脚下避难,开山劈岭定居下来。仡佬族人民为纪念这一历史,就以祖先来到隆林的那天(农历十月一日)为节日,家家蒸糯饭、杀鸡鸭、备酒肉,敬奉“牛王菩萨”,让牛在家休息,并用2个糍粑和嫩草喂牛。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点击排行///////////////////////////

//民生图片///////////////////////////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