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肝吸虫病感染率居全国首位 吃鱼生可致癌?

广西新闻|来源:广西新闻网2014-06-07 10:18:01|网络编辑:周玲

\

核心提示

春末夏初,广西邕江流域沿江两岸和以南宁为中心周边的居民均有吃鱼生的习惯,其中横县鱼生名气最大,广西旅游部门把横县鱼生列为广西“十大名菜”之一。然而吃鱼生享受了口腹之欲后,很可能会感染肝吸虫。

昨日,自治区疾控中心对于肝吸虫病这种人们了解甚少的寄生虫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了人们对于生吃鱼生的种种误区。

大吃一惊

吃鱼生可致癌?

近日,有媒体报道广西横县的零先生吃20多年鱼生,现在得了肿瘤。在零先生患病的肝脏上手术切除的部分,通过肉眼就可看到上百条如同瓜子仁状的肝吸虫,而它们是零先生吃鱼生进入到肝脏内的。消息一出,立即让很多爱吃生鱼片的食客们大惊失色。

南宁的廖小姐到横县出差时,吃过一两次鱼生,在得知肝吸虫的危害后,她一直犹豫自己该不该到医院检查,“我只吃了一两次,应该不会那么倒霉被感染吧。”

据区疾控中心门诊部的医生介绍,近段时间每天都有30多名市民前来检查是否感染了肝吸虫,门诊量增加了30%-40%。

据区疾病控制中心寄生虫所所长杨益超介绍,像廖小姐这样抱侥幸心理的食客并不少,但有时只吃一片鱼生都有可能感染肝吸虫,“我们曾经做过实验,将指甲盖大小的生鱼片用消化液进行分解后,发现了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的肝吸虫囊蚴”。

快速上升

横县感染人群 10年增2倍

在广西,除了横县鱼生名气大之外,扶绥县、玉林等地还曾举办鱼生节,吃鱼生在广西很是时髦,一些原来不吃鱼生的地方桂林、柳州也出现鱼生馆。然而鱼生馆的扩张也方便了肝吸虫病的传播。

近年来,在武鸣、横县、宾阳等地的肝吸虫病监测结果显示发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06-2010年,武鸣县的监测显示:肝吸虫感染率近50%。相对上世纪90年代的31.80%增加了1.5倍。横县从1992年的14.4%上升至2002年的28.78%,2011年基线调查为53.54%,平均10年近2倍递增。

2012年,疾控部门在横县8个乡镇进行局部调查,男性的感染率达到了71.33%,女性的感染率达到了34.06%,也就是说,在这8个乡镇里,10名男性中就有7名感染了肝吸虫。

男女有别

男性比女性 患者多一倍

除了地域上差异,杨益超所长还向记者介绍,性别、职业上感染者也有差异。从性别的角度上分析:感染男性是女性的一倍;从职业的角度上分析,干部职工的感染率最高,1992-1996年调查结果显示,干部的感染率为31.4%;2002-2004年寄生虫病调查中,干部感染率在11.11%。

疾控人员在多年的监控中还发现,中度感染占的比重较大,人均带虫量大。感染者肝内胆管扩张发生率高(20.65%),胆管周边纤维化高(65.13%)、胆结石(8.48%)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更严重的是,近年来横县人民医院每年开展肝吸虫相关胆管癌手术都在40-60例。

专家建议

经常吃鱼生 要检查肝吸虫

“淡水鱼生最好不吃,杀死肝吸虫囊蚴最好的办法是高温,超过90℃只需要几秒钟肝吸虫就能被杀死,所以只有吃熟鱼才安全。” 杨益超所长称。

疾控专家建议,经常吃淡水鱼生的市民最好每年到医院做1-2次的粪便肝吸虫卵检查,只需将粪便送检,发现有肝吸虫虫卵就能确诊,也可通过B超、CT等辅助检查确诊。确诊已感染肝吸虫病后需马上治疗,每一例肝吸虫病打虫药和治疗费需大约100元。如果只是偶尔吃鱼生的市民,可连续服用阿苯达唑4天(总量为3.2克),也可达到打虫治疗的效果。

\


\


\

名词解释

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是由肝吸虫寄生在人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吃生鱼或生鱼粥、未经煮熟的鱼肉、未经烤熟的野生小鱼均可感染肝吸虫病。

由于肝吸虫感染早期并无明显不适症状,基本上不可能知道感染,肝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脏的胆管内,引起胆汁堵塞、胆管发炎、肝纤维化、肝硬化,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署将肝吸虫列为肝内胆管癌的一级致病因子。

答疑解惑

吃野生鱼鱼生

不用担心肝吸虫?

野生河鱼、水库鱼就没有肝吸虫吗?区疾病控制中心寄生虫所所长杨益超向记者介绍,这也是食客的一个误区。

被感染了肝吸虫的人畜,排出的粪便中有肝吸虫虫卵。虫卵随粪水进入水环境后,在水中形成“毛蚴”,在水中游动。“毛蚴”进入淡水螺体内。毛蚴在淡水螺体内生成蝌蚪状的尾蚴,排出体外。尾蚴进入淡水鱼和淡水虾体内发育成囊蚴。人类吃鱼生将囊蚴吃进体内,发育成成虫,寄生于肝胆管。毛蚴生命力很弱,只有被淡水螺吃进体内,才能进入下一生命历程,所以说淡水螺在肝吸虫病的传播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调查中显示,邕江鱼类肝吸虫带虫率约为10%,高于池塘养殖的鱼。野生河鱼、水库鱼带虫率更高的原因主要是它们无法摆脱淡水螺,而养鱼的池塘每年会进行清塘,这就稍微阻断了肝吸虫的传播。

三文鱼、龙虾等海产品中有肝吸虫吗

除了鱼生,南宁市场上还有很多用三文鱼、龙虾等深海产品加工称的刺身,这些深海产品中有肝吸虫吗?据杨益超所长介绍,肝吸虫无法生活在海水中,因此海水鱼体内没有肝吸虫。深海鱼中也有寄生虫,例如异尖线虫,它进入体内会有明显的腹痛,容易被发现。但大家也不用太担心,目前南宁的深海产品中还没有发现过异尖线虫。

芥末白酒能杀死肝吸虫吗?

吃鱼生会感染肝吸虫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但他们多认为吃鱼生时配上高度酒、芥末或食用油就没事了。

自治区疾控中心的技术人员曾做过实验,通过消化液将淡水生鱼片中的囊蚴分离出来,然后用56度的白酒、白醋、芥末、大蒜等浸泡2个小时后,发现囊蚴仍然活蹦乱跳。

杨益超所长称,囊蚴的外面有一层囊壁,有点类似“茧”,对幼虫产生了保护作用,“用浸泡的方式都无法杀灭囊蚴,沾点醋、喝点酒又如何能将幼虫杀灭?”

杨益超说,人体内的消化液酸性很强,囊蚴进入人体之后,囊壁会被破坏,幼虫“破茧而出”,虽有部分“体弱”的幼虫会被人体排除体外,但人体不能将肝吸虫完全消灭。

鱼生是否要告别餐桌?

生吃淡水鱼片容易感染肝吸虫病,那意味着“横县鱼生”这一广西的特色菜就将告别餐桌?“只要能养殖出无污染的淡水鱼,鱼生也会变得比较安全。”杨益超说,从技术上说,螺蛳是肝吸虫“入侵”人体的关键环节,如果能做到养殖水体环境中没有螺蛳,便能基本断绝淡水鱼受污染,人们就能吃上安全的生鱼片。

目前,上海等地区已经采用自循环水的养殖方式,养殖出真正无污染的淡水鱼。但这样的养殖方式也会使鱼的养殖成本过高,或许会使鱼生变身菜中贵族。“但为了大家的健康,我仍然希望有企业能投资这一产业,给人们一个安全的饮食环境。”杨益超说。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自治区疾控中心寄生虫所提供。)

鱼生配料能杀虫?其实是自我安慰

●把肝吸虫幼虫泡在高度白酒、鱼生配料里,两小时后仍活着

●疾控部门估算,我区有300万~600万人感染肝吸虫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张若凡

天气越来越热,又到了吃鱼生的好时候。近期,央视报道广西一男子爱吃鱼生,肝脏里长了几百条肝吸虫,引发广泛关注。广西疾控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肝吸虫病发病率快速上升,据估算,我区约有300万~600万人感染肝吸虫。很多人认为,白酒、芥末、醋等鱼生配料能杀虫,但试验结果证明,这只是“吃货”们的自我安慰

吸虫或可致癌

淡水鱼很容易被感染,运气不好,吃一片就中招

据央视报道,广西一名男子正是因为爱吃鱼生,结果患上肝吸虫病,引发肝脏肿瘤。医生在他的肝脏里发现了几百条肝吸虫。

在自治区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制所,类似的病例资料还有很多。49岁的横县居民何先生经常吃鱼生,2011年被查出患有肝吸虫病、胆道感染。近期,他觉得腹部隐隐作痛,入院检查,被诊断为肝癌,医生认为与肝吸虫病相关。

一边是口舌之欲,一边是染病之忧。大部分人都知道淡水鱼生里可能有寄生虫,可是“吃货”们会自我安慰——不是天天吃,应该没关系。

自治区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制所所长杨益超介绍,淡水鱼很容易感染肝吸虫的幼虫(囊蚴),“运气不好,吃一片就会中招。”如果吃中的是一条感染了肝吸虫的鱼,那么,薄薄的一片鱼生里,就可能有上百条虫。最多的时候曾在一个病人的肝脏里取出上万条肝吸虫。这些虫子在肝胆管里钻来钻去,造成胆管扩张、肝脏肿大等一系列病症,甚至有可能引起胆管癌。

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肝吸虫感染确认为胆管癌的1类致癌物(明确致癌物)。杨益超说,感染肝吸虫并不意味着必然会得胆管癌,但是会比普通人的患病几率高。横县人民医院每年开展肝吸虫相关胆管癌手术都在40~60例。

感染率快速上升

男性感染率约为女性的两倍,一些儿童也被感染

根据2001-2004年的全国第二次寄生虫病调查,我区人群平均的肝吸虫病感染率为3.71%。

在武鸣、横县等肝吸虫病的高流行地区,感染率明显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006~2010年,武鸣县的抽样监测显示:肝吸虫感染率近50%。相比上世纪90年代的31.80%,增加了不少。横县的抽样监测数据显示,肝吸虫感染率从1992年的14.4%上升至2002年的28.78%,2011年的抽样调查更是上升到53.54%。

杨益超解释,感染率快速上升,主要原因是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吃鱼生的人越来越多。10多年前,当地人只在逢年过节或办喜事时才能吃到鱼生,现在是想什么时候吃都能吃到。

2012年,疾控部门在横县的8个乡镇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男性的肝吸虫病感染率达71.33%,女性为34.06%。感染人群中,中、重度的几乎占了一半,而且人均带虫量较大,虫量多在上百条。

近些年,吃鱼生在广西逐渐成为时髦,一些原来不吃鱼生的地方也开始出现鱼生馆,例如桂林、柳州等。肝吸虫病的流行范围也在逐渐扩大。目前,全区大概60个县流行,是1985年的2.6倍。流行人群的年龄范围也在扩大。2011年横县肝吸虫病调查发现,儿童(≤14岁)的感染率为7.95%。

据介绍,我区最新的肝吸虫感染状况不明,目前所知的情况都是约10年前的数据,不能反映目前的真实情况,估计实际情况可能会更严重。据疾控部门估算,目前我区约有300万~600万人感染肝吸虫。

别迷信“野生鱼生”

邕江里的鱼带虫率约为10%

人会感染肝吸虫,是因为吃了带虫的鱼。鱼的健康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杨益超介绍,有调查显示,在邕江里的鱼,肝吸虫带虫率约为10%。因此,从水系分布来看,邕江流域居民的肝吸虫病感染率最高,其次是左江流域。

在一些人的观念里,野生淡水鱼比养殖的鱼更安全,事实恰好相反。据了解,从监测结果看,河里的鱼肝吸虫感染率要高于养殖的鱼。有观点认为,这可能与水体的清洁有关,比起养殖场所,河流、水库等大环境的水体难以彻底清洁,更容易滋生寄生虫。

近期,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了关于吃鱼生感染肝吸虫的情况后,在自治区疾控中心门诊,前来进行肝吸虫相关检查的人比平时增加了三四成,目前每天能接诊30多人,都是常吃鱼生的。据不完全统计,有约八成的人被检出感染了肝吸虫。

健康三问

白酒、蘸料能杀虫?

52度白酒里泡两小时仍不死

其实,用90℃的热水,几秒钟就能杀死肝吸虫的幼虫,可是吃货们偏偏就爱那一口生鲜。因此,“老饕”们总结出一套“杀虫吃法”:吃鱼生时要喝高度白酒,蘸芥末,嚼大蒜,实在不行喝点醋。

杨益超介绍,疾控人员为此专门做过实验,用52度的白酒、大蒜、酱油、芥末、醋等,把肝吸虫幼虫泡在里面,两小时后依然存活着。这是因为囊蚴的外面有一层囊壁,把幼虫给保护起来了,酒、醋、辣椒等很难渗入虫体,所以起不到杀虫的作用。

鱼生难戒怎么办?

最好半年做一次检查

对于这类常吃鱼生的人,杨益超建议最好半年到医院做一次检查,取一点粪便就能检出是否感染了肝吸虫,检验价格大约10多元。如果检出已经“中招”,及时服药打虫,费用大约100多元。

对于偶尔吃过几次鱼生的人,为了保险起见,杨益超建议可以自己服用打虫药,如阿苯达唑,也就是肠虫清,每天两片,连服4天。

有没有健康鱼生?

养殖环境要求高,价格会更贵

杨益超介绍,养出不受污染、能生吃的健康鱼,其实是可以实现的,关键是在养殖环境里灭螺。在肝吸虫的入侵过程中,淡水螺是一个关键环节。虫卵在水里孵化成毛蚴,被淡水螺吞食后,在螺的体内变成尾蚴,重新回到水中,再进入鱼的体内。因此,如果消灭螺这一关,就能阻断肝吸虫的入侵。

据介绍,上海已经有了这样的养殖企业,通过自动循环水系统等技术净化养殖环境,养出来的鱼没有污染,能生吃,但是价格要比普通淡水鱼贵。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在横县调研肝吸虫病防治时就提出建议,建立一个水产现代化养殖的新兴产业。

[ 相关链接 ]

感染肝吸虫的症状

肝吸虫“囊蚴”进入人体后,成虫会从囊壁中破壳而出,在肝胆管“安家”,在人体里存活的时间可达到20~30年。轻度感染的情况下,由于虫量不多,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上见到的病例多为慢性期,往往是感染后几年才开始逐渐出现,以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如疲乏、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厌油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头晕等。中、重度感染则会出现胆管扩张、胆结石等,甚至导致胆管癌。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