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据广西法治日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如今,微信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而微信支付更是方便快捷,只要扫一扫支付二维码就能轻松付款。但是,不法分子也时不时利用微信搞出一些“新套路”骗取钱财,叫人防不胜防。
贵港市公安局港南分局破获的广西首例通过修改二维码昵称的方式进行微信支付的新型诈骗案,经贵港市港南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诈骗罪对该案被告人梁某、谢某、吕某提起公诉,近日,贵港市港南区人民法院对该案3名被告人梁某、谢某、吕某作出一审判决。
据悉,2017年8月至9月,梁某、谢某、吕某流窜至广西贵港、来宾等地实施合伙诈骗。谢某负责开车接送,吕某负责先进入商店购买便宜的商品,使用微信支付的方式套取商家的微信收款二维码及昵称,后吕某将自己的微信昵称改为商家的微信昵称,并生成微信收款二维码发到梁某的手机,梁某随后进入商店购买名贵香烟,并假装扫描商家的微信二维码支付钱款,其趁商家不注意时迅速在相册中识别事先存放于手机里的已改昵称的吕某的微信付款二维码,随后将支付成功的界面给商家看,商家便让梁某拿走香烟,实际上钱款支付到了已改昵称的吕某的微信上。
经查明,梁某、谢某利用同样方式参与诈骗24起,诈骗数额共计25350。吕某参与诈骗6起,诈骗金额共计5900元。
资料图片
知多点
识破二维码骗局
二维码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巧妙”利用,请对下面这几种二维码骗局提高警惕。
骗局一:伪造交警罚单,让你扫码付款。
见招拆招: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一定要仔细核实官方信息。正式的“违法停车告知单”上,会详细记录以下内容:一是发证机关、违法车牌号码、种类及车辆类型;二是违法时间、详细违法路段、违法行为、罚款金额以及处理地点等内容;三是处罚地址、执勤单位及单位盖章。而且,全国所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警号都是6位数。
骗局二:扫码送礼品,个人信息泄露。
见招拆招:不要轻信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不轻易扫描陌生人的“二维码”。不要随意泄漏自己的地址、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网上系统要时常升级、维护、杀毒,账号、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不要通过网络传递。
骗局三:扫码套现信用卡,风险大且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见招拆招:银行人士提醒,这种方式多半是骗局。二维码是对方提供的,远程套现根本没有见到对方,很可能钱打过去,人就消失了;而且即便是套现成功,一旦被银行识破也会对征信造成影响。
骗局四:将另一微信头像和名字改为与收款商家一致,假装扫码后将钱转入克隆账号。
见招拆招:不法分子将另一微信头像和名字更改为与收款商家一致,购物时假装扫微信二维码支付,手机上随即出现商家的微信二维码昵称,并显示支付成功的截图界面,实际上诈骗分子假装扫码后将钱转入了已克隆好的微信账号。
如果发现二维码存在覆盖、损毁或有其他明显异常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核实,防止不法分子更换二维码。此外,通过网络社交软件非面对面转账时,不要使用识别图片二维码的方式转账汇款,谨防骗子使用假冒的二维码实施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