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汽车后市场一直是汽车产业链中重要的利润来源。据报告显示,全球汽车后市场目前的市值达6万亿元,到2030年市值将达到9万亿元,预计接下来的几年中,行业利润将以3%的速度增长。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后市场利润份额的重要贡献国之一。预计到2025年,中国汽车后市场的份额将占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55%。
在12月4日举办的2019汽车后市场高峰论坛上,有专家指出,“预计202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保有量市场,汽车后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统计显示,2018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中,车龄在4-9年的车辆占比超过50%。这意味着汽车维修和保养需求将迎来高峰期。与此同时,汽车后市场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资本关注,市场格局也在改变,而各种预测的不确定性成为汽车后市场现阶段的最大焦虑。
正如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永顺所言:“随着汽车后市场游戏规则的不断变化,新的市场竞争者要迅速革新求变,只有改变经营模式,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创造更多机遇。毫无疑问,这些实行新型商业模式的企业也将创造更多的汽车后市场价值。”
在这次论坛中,多位专家认为,随着自动驾驶日渐成熟以及车辆可靠性的提升,碰撞件维修的数量会越来越少,但新配件的价值会越来越大,这将导致售后产品结构和运营模式都将发生改变,这对于零配件厂商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带来机遇
当前,以自动驾驶为终极目标的新能源汽车正带动着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变革。与传统燃油车型维修相比,电动汽车用户在维修车辆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且越来越突出。
为此,零配件厂商也开始在售后市场进行针对性布局,给用户提供新产品和服务。在2019上海法兰克福汽配展上,可以看到他们带来了诸多有关移动未来出行相关的售后产品。汽车之家编辑在展会现场了解到,其中很多产品已经投放市场,消费者在一些主流电商平台上可以直接订购。
例如,目前在众多车型上均有搭载Stop-Start启停系统,该系统一旦出现故障,不仅影响车辆正常使用,而且绝大多数的车主也会遇到维修困难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法雷奥已将启停技术产品推向汽车售后市场,包括StARS和i-StARS启动器-发电机。这类产品能够在车辆完全停止前切断发动机连接,并在需要时重启发动机,从而起到优化启停过程的目的。此外,法雷奥另一款产品ReStart增强型启动器还可以在极低温度条件下重启发动机,避免车辆在极限环境中无法启动的问题。
另一家零部件巨头博世在本届展会上则带来了新能源车型相关的配套部件,如专用的雨刮片、空调滤清器、蓄电池、传感器、制动系统配件等。在博世展区,有一款EVAR产品引起了广泛关注。博世今年已经将升级后的AR技术引入到了电动汽车的诊断技术中,相比传统的二维界面,三维视觉更加直观可见,能大大改善维修效果。据悉,该技术是由博世和腾势汽车共同研发的成果。
此外,我们在采埃孚展区也看到了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售后产品,如全球首款为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定制开发的制动片,它可以有效降低车辆制动时的噪声,改善驾乘者的体验;爱信集团则展示了众多售后产品,包括近期收购的爱德克斯公司旗下的诸多制动产品,这些产品均是在中国首次亮相。
■数字化将开启消费新体验
除了产品层面的更新换代,数字化正不断影响着汽车后市场的发展。美国BPI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王尚谦表示:“数字化今后将贯穿于整个后市场,包括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电子产品目录,以及实时信息获取等都将逐步落地。”
王尚谦直言,目前车辆使用和维护等相关数据都存储在制造商处,这些数据就像被锁在了暗盒中。整车厂和汽配厂商需要将其发掘出来,打破孤岛效应,在销售、市场乃至售后等各个业务领域实现共享,让整个平台更加透明化。
对此,德尔福科技售后全球产品市场战略副总裁NeilFryer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相较于过去传统渠道,汽配厂商可以直接与终端消费者互动,打破不共享、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这不但有助于汽配厂商更好地开发新产品与服务,消费者也能从中直接获益,实现无缝对接。
显然,面对这个不断增长的巨大市场,一些零配件厂商已经开始行动。正如采埃孚集团中国大区负责人兼亚太区服务总监林文志所言,“新技术需要新能力,未来汽车后市场需要注入新的力量”,采埃孚在展会上呈现了“采埃孚汽车服务”,向中国独立修理厂提供在变速器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支持,通过这样的模式,修理厂有机会迅速进入相关产品服务领域,同时车主也能够获得符合车辆需求的综合性服务。
无独有偶,马勒也开始在数字化方面取得相应成果。其提供的服务和诊断工具可以实现相互连通。汽车经销商、维修厂与马勒之间通过互联功能直接“接触”。例如,在线目录可确保即刻识别,根据每张订单要求,数字化、自动化的物流体系可以确保交货的可靠性、准时性。马勒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红梅认为,未来电商将为后市场赋能,传统企业在这场变革中需要找到存在价值,即需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