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精良的制作,日剧《mother》曾击中无数观众泪点,并在豆瓣收获了9.4分的评分。近日,翻拍自日剧《mother》并集结了周迅、惠英红、赵雅芝等实力主演的网剧《不完美的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但6.5分的评分略显尴尬。
近年来,翻拍影视剧不少,但真正叫得响的作品却不多,更有甚者口碑“翻车”,个中原因何在?“中外文化具有先天差异,部分翻拍剧的创作者对此缺乏规避与转化,造成观众对翻拍作品的心理隔阂和情感疏离。”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任编辑闫伟在接受人民网文娱部记者采访时表示,“翻拍,不仅要找到主题和文化层面的共通性,还要有本土观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
翻拍 搭原作口碑便车
当前,甜宠剧、玄幻剧大行其道,《不完美的她》聚焦亲子关系、女性独立等社会话题,仅从题材层面看便令人耳目一新、充满期待。
“很多爱恨情仇都来得莫名其妙,经不起推敲”“有一种在看译制剧的感觉,台词很奇怪,部分情节设置不仅尬还很悬空”……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网友的反馈“画风”突变。
面对质疑,《不完美的她》总制片人高铭谦曾表示,日剧本土化改编有很多困难,“虽然希望得到叫好,但更希望在争议中成长。”
《安家》海报
无独有偶,前不久的热播剧《安家》,也是一部日剧翻拍作品。与原作专注卖房相比,《安家》中主角房似锦身上原生家庭的矛盾、中介靠提前装修卖房等情节让不少网友认为剧情悬浮、不够贴近生活。
《深夜食堂》《北京女子图鉴》《问题餐厅》海报
翻拍剧热潮并非最近才出现。近年来,诸如《深夜食堂》《北京女子图鉴》《问题餐厅》等作品多数均改编自日韩热门剧作。有消息称,《请回答1988》《交响情人梦》等也在陆续筹备改编翻拍。
在电视研究学者、北京市网络视听研究院研究员何天平看来,过去十年的影视市场,对经典IP翻拍再创作,已经成为比较常规的影视创作手段。
“过去几年流行影视文化经典IP的积累比较丰富,再加上原作珠玉在前,相比凭空产生的原创剧本,翻拍自带‘光环’,也更容易得到市场的接受和认可,这也是近两年翻拍剧比较多、越来越多片方热衷翻拍的一个重要原因。”何天平说。
匠心 可克服“水土不服”
纵观近年热门翻拍剧,虽然收视率和话题度不低,但多数口碑不及原作。总体看来,剧作本土化创作“水土不服”,部分人设、剧情、台词直接照搬,难以让观众产生共鸣。
在《深夜食堂》原作中,各类社会“边缘人”在日式小酒馆与老板谈心,这是符合日本社会文化特点的。国产翻拍剧《深夜食堂》也照搬日式小酒馆,就看起来有些“违和”——因为在中国老百姓看来,在大排档撸串、吃宵夜才更接近生活。
在闫伟看来,中外文化具有先天差异,缺乏规避与转化,让国内观众对异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话语习惯、幽默桥段等存在陌生感,自然会造成观众对作品的心理隔阂和情感疏离。
“日本、韩国与中国有相似的文化底色和认同,这是国产剧热衷于改编日韩剧的原因,但各国百姓在社会习性层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何天平表示,比如日本更强调人与人之间有限的关系,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倾向人与人之间相对亲密的关系是存在冲突的,“所以日剧改编作品在中国成功的相对较少。”
除了文化差异,部分翻拍剧口碑下滑也与市场环境有关。
“当前,影视剧创作市场导向意识比较强,回归创作本身的匠心和精品化意识有所妥协。翻拍或改编作品更要有匠人精神,用匠心去克服翻拍剧的‘水土不服’。”何天平说。
回归 多讲好本土故事
电影《十二公民》剧照
内容为王——无论翻拍还是原创,注重创作品质是始终不变的道理,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的《误杀》、翻拍自美国电影《十二怒汉》的《十二公民》等作品也都取得了不错的口碑。
“现在很多翻拍剧都是基于快速生产的逻辑,向市场或者观众投其所好,要从市场导向的这种思维回归到创作家导向的这种思维上面,才能改变这个状况。”何天平提到,近年来,大众审美不断提升,这对作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本土化的能力和水平,整个市场才能够有长足的发展,对创作的引导也会更加的积极。”
“个别翻拍剧只模仿了原作的‘形’,而没有深入原作肌理,把具有普泛性的精神意蕴、人性况味、情感共鸣等植入到作品。”在闫伟看来,翻拍要想做好本土化创作,一是要找到主题和文化层面的共通性,二是要找到本土观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
“当然,相对于翻拍国外作品,我更加支持和鼓励自主原创。我们有太多优秀的题材和内容值得开发,希望创作生产者回归本土内容的创作,多在挖掘本土题材上下功夫,多去探索‘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创造与创新路径,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闫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