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题材的剧集从2020年以来一直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三十而已》《摩天大楼》 《流金岁月》《阳光之下》等质量不错的剧集不断涌现。在这其中,《迷雾追踪》显得有些特别。与《三十而已》等更着重展现女性的婚恋问题和情感状态,将女性职场经历和事业表达作为辅助情节不同,《迷雾追踪》完全聚焦在女性的职业状态描写。其中的女主人公林雨虹作为刑警大队队长,从事着一个通常由男性来完成的危险职业。这样的女主设置,有机会拓宽将女性议题限制在家庭空间和情感问题的狭窄视野,展开更丰富的内容表达,《迷雾追踪》也有希望成为一部质量不错的女性职业剧。但可惜的是,这部剧的实际观看效果却并不理想,甚至变成一部不好看的剧。这其中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无视类型乐趣,一味强调写实,现实议题成为空洞口号
女性职业剧中最主要的内容应该是女主人公的职场工作情节。《迷雾追踪》因为女主的职业为刑警队长,其职场经历就是案件的侦破过程。对比其他职业剧,这其实具有很大的类型优势。因为作为世界范围的成熟类型,刑侦题材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类型资源,比较经典的就有英式理性推理、美式硬汉侦探、还有近些年新崛起的韩日现实主义犯罪等。可以说刑侦剧创作处于一个丰富的类型汪洋之中。从近期比较成功的国产刑侦剧集来看,它们或多或少都在借鉴和综合这些已有的世界经典类型资源。《隐秘的角落》借鉴了韩日现实主义犯罪的类型框架;《白夜追凶》通过性格迥异的兄弟侦探形象将美式硬汉侦探和英式理性推理元素进行结合;《沉默的真相》则是将英式理性推理与韩日现实主义犯罪融合起来。
《迷雾追踪》不仅谈不上对经典类型资源的积极借鉴,甚至在基本的类型操作上都出现了失误。导演自述说: “我给迷雾设定的基调是写实,因为写实是最契合我们故事表达的方式,所以我们的主角人物也都比较写实,他们是普通的、有瑕疵、不是所有决定都能达到完美效果的警察”。这段自述表明,导演不仅缺少敏感的类型片思维,对类型表达和现实表达的关系认识也走入误区。类型影视不是不可以表达现实内容,开拓现实议题,但前提是首先要为观众提供类型乐趣,吸引观众的观看。类型乐趣就好比类型与观众的一种契约,也是观众认为一个类型必须具备的基本类型惯例。从刑侦类型来看,烧脑推理、暴力展现、惊险刺激等都属于刑侦类型的类型乐趣,也是观众对刑侦剧的类型期待。只有在满足类型乐趣表达的前提下,才有机会将现实议题以一种相对含蓄的方式在作品中呈现出来。
《沉默的真相》就包含很尖锐的现实议题,但剧集始终自觉将烧脑推理放在显著位置。24天的时间限制,分成9份的照片,从2000年到2010年三个时空的案件交织与不同时间点的交叉剪辑等手法,不断加强悬疑性和叙事的紧张感。在这样的类型乐趣操作下,剧集才将社会历史的真实质感和丰富内容有机嵌入在剧情之中。
而《迷雾追踪》则是完全无视类型乐趣的操作,只一味强调“写实”。带来的结果就是,整个剧集虽然包含两个不同的案件,但破案方式和破案过程却高度一致。几乎所有的案情突破点都是依靠调取监控录像,然后出现新的线索,刻薄点说可以总结为监控录像破案法。在看第一个案件时可能还有一些新鲜感,到第二个案件时刑侦片就变成了“纪录片”。这样单调的剧情肯定是无法吸引观众追下去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实议题在剧中反而显得像是被强行植入的空洞口号。
一个不具备职场魅力的女主人公,无法承载丰富的现实议题
除了职场情节必须抓人外,女性职业剧对女主人公的个人魅力展现更是重中之重。首先是个性魅力。女主人公必须是一个有欲望和追求,同时也有困境和局限的个体。这可以说是任何一个魅力人物所应具备的基本层面。比如《白夜追凶》中,亦正亦邪的周巡、理性高冷的关宏峰、热情直率的关宏宇,三个侦探,三种个性,但都栩栩如生。《迷雾追踪》中由于缺乏揭示林雨虹个性和困境的细节描绘,演员表演也没有出彩,使这个本应处于全剧中最高光的魅力人物却显得模糊和沉闷。观众既不能被她的个性吸引,又因为对她的个人困境并不了解而产生距离,无法与之共情。
其次是职业魅力。如果能够充分展示女主人公的职业魅力,不仅有机会打破性别刻板印象,还能避免将女性职业剧拍成偶像剧或情感剧的尴尬。作为刑警大队队长,林雨虹可以说深入到了职场性别刻板印象的深水区。但正是如此,又带来了塑造这个人物职业魅力的机会。既可往理性智慧形象塑造,也可往硬朗干练形象推进,或文或武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比如经典女性侦探片《沉默的羔羊》,其中的女探员不仅凭借女性的细腻和敏感与高智商罪犯进行智力较量,同时在最后与凶手的独自对峙中又展现了自己毫不逊色男性的勇气和能力。国产剧集《重案六组》中也曾塑造过一个有情有义、智勇双全的女警探季洁,成为这部剧中观众最喜爱的警察形象。而在《迷雾追踪》中,林雨虹在大部分的探案过程中,不仅没有能够体现出“神通”,关键时候只会大叫大嚷或愁眉不展。在几次独自面对犯罪嫌疑人的重头戏中,本应是对她的职业魅力进行展现的最好机会,但剧集却莫名其妙地将她表现得极其被动和无助。可以说,林雨虹形象的塑造失败是《迷雾追踪》失去吸引力的最重要原因。
职场关系与家庭关系的展现双重缺失,现实议题失去了展开的空间
更令人遗憾的是,本可以在女性职业剧中充分展开的丰富女性议题在本剧中几乎是缺席的。
首先从职场来看,作为一位女刑警队长,挖掘其性别特色,尤其是与男性警察的对比,不仅有可能产生很强的戏剧性,而且女性议题可以非常自然地展开。剧集将林雨虹与赵伟作为搭档形象,本来有机会通过男女警察之间的较量与合作来实现职场女性议题的讨论,但奇怪的是,剧集在这个方面几乎没有着力。其他警察形象更是模糊,对林雨虹都是绝对服从,反而让人觉得乏味和虚假。
其次从家庭关系来看,在很多成功的国外女性职业剧中,夫妻之间的职业交集往往是展现女性议题的极佳线索。《迷雾追踪》的第一个案件中,案情铺展过程中本来有机会去实现这个可能的。作为成功商人的丈夫与妻子的职业之间会构成何种冲突和摩擦?两人又如何从恩爱夫妻到情断义绝?林雨虹与年幼的儿子竟然如大人一样对话,连基本的身体接触都没有。这样违背一般母子相处常理的情况背后又有怎样的隐情?剧集中设置林雨虹父亲是反对她当警察的,但她却挑战父亲的权威,坚持成为一名警察。林雨虹如何反抗父亲?他们后来又如何一同探案?以上这些本应成为女性议题绝好切入点的内容在剧集中都被完美略过,避而不谈。
综上所述,之所以对槽点重重的《迷雾追踪》展开严肃批评,是因为它的类型发展方向实际是很有意义的。首先,女性职业剧是目前女性题材剧集中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重要类型。2020年以来已经问世的女性题材剧大多还在女性情感上做文章。即使有些描写女性职业内容的剧也是打着职场的幌子谈恋爱,或者是凭借男性助力的职场玛丽苏套路。从观众对女性题材剧集的新鲜化需求来看,女性职业剧会成为一个很好的类型增长点。其次,女性职业剧有可能推动女性议题的扩展和深入。当我们在屏幕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摆脱家庭和情感问题的狭隘圈层,在职场拼杀中展现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魅力时,很多新的女性议题会水到渠成地进入讨论视野:如何建构一个性别平等的职场?男女两性如何在职场展开良性竞争和合作?女性在公共事务中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等等。第三,借助刑侦剧等类型乐趣操作手段众多的成熟类型来制作女性职业剧,能够将观赏性与严肃的女性议题讨论极好地结合起来,比起一般的女性职业剧创作有更大的类型优势。
但一部优质的女性职业剧光有好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专业精良的制作和真正的女性意识。不仅要符合类型影视操作规律,让情节和女主人公形象都充满吸引力,还要有能力将有价值的女性议题融入精彩的故事和人物塑造之中。《迷雾追踪》恰恰在这两点上都出现了失误。既没有能够成为一部好看的刑侦剧,更没有能够成为一部真正的女性职业剧。但它的遗憾和失误则可以为后面的女性职业剧创作带来诸多启示。我们有理由期待高质量的女性职业剧在目前繁荣的剧集市场上能够横空出世。(桂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