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港口区持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五年来共有1039户404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城区贫困发生率降至零。同时,港口区制定多项措施强化帮扶,基本消除监测户、边缘户致贫返贫风险,建档立卡人口呈现稳步脱贫、逐步致富、快步小康趋势。
民生保障效果明显
五年来,港口区教育保障成效突出,新建4所学校并完善教学设备配置,学前教育免保教费、营养改善计划、农村籍高中生免学费等各项教育优惠政策惠及学生约9.7万人次,实现建档立卡户学生零辍学。此外,港口区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实现建档立卡户医保全覆盖,住院及门诊特殊慢性病实际报销比例分别达90%、80%以上,落实大病救治、慢病签约、重病兜底等保障措施,对贫困群众就医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以及“一站式”结算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2016年以来,港口区累计投入4300多万元,深入实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危房低面积房改造工程等,建成基础设施项目223个。其中,实施道路交通项目110个,实施人饮和水利工程72个,实施乡村建设项目共15个,其他基础设施项目26个。实现通村屯道路100%覆盖,人居里程数位居自治区前列。
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聚焦资源优势,把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特色示范区创建、宜居乡村以及休闲旅游等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了大龙口、榄埠屯等10个“宜居乡村”示范点,创建了自治区级示范区——红树林海洋核心示范区及3个县级农业示范区和6个乡级农业示范区,大力推进“5+2”特色产业发展,打造了一批“红黑”系列农产品、蔬菜、特色水果等“特、优、精”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出台产业奖补政策,累计投入产业以奖代补资金760多万元,对种植、养殖特色产业的贫困户和成立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奖励;推进金融扶贫工作,为有意愿发展产业,但缺乏发展资金的贫困群众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200多万元,有效地激发了全区贫困户发展生产的热情。2020年,该区建档立卡户产业覆盖率达99.33%。
就业增收稳步提升
按照“精准摸底、全员覆盖,适龄进入、实名管理、动态更新”的工作思路,港口区以就业扶贫为中心,以创业创新为重点,拓宽劳务就业渠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全力推进港口区就业创业扶贫工作。通过打造扶贫车间、扶贫工场,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辖区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等措施,基本实现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村集体经济大幅增加
港口区大力盘活闲置校舍、旧村委楼、闲置土地等资源及采取入股分红等措施,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破镇与镇、村与村之间的行政区域和地理位置限制,通盘考虑、整体打包、捆绑发展。盘活辖区安置点资源,打造“村级集体经济一条街”,通过面向社会化出租收取租金提高收益;立足旅游资源优势,整合资金入股实体经济。采取“公司+合作社+实体经济”模式,为3个脱贫村筹措600万元发展资金,与平台公司共同成立汽车租赁公司,通过购买等实现收益;依托光伏产业发展,试点运行光伏发电项目。到2020年10月底,该区2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其中企沙镇赤沙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
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五年来,港口区通过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重视发挥党建引领、产业带动、风貌提升、乡风建设等抓手作用,大力推进示范建设引领,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为港口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为有效实现产业兴旺带扶贫、生活富裕奔小康、生态宜居环境美、乡风文明治理好等目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钟馥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