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从山乡蝶变看产业兴村 毛竹山的葡萄别样甜
87年前,为确保中央纵队和部队主力顺利渡过湘江,红军在位于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的脚山铺阻击数倍于己的敌人,构建起抢渡湘江的生命通道。从此,红军血战湘江的英勇事迹在南一村代代相传,红军精神激励着这里的人民奋斗前行。
87年后的今天,在红军鲜血浸染的南一村红色土地上,山清水秀,花果飘香,人民生活富足,南一村也成了全州县唯一的全国文明村。该村的毛竹山自然村,家家户户都种有葡萄,依靠种植葡萄实现华丽转身——由全镇最贫困的村一跃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
2002年9月,才湾镇天福联妇女葡萄协会会长李叔美来到村里,提出想在毛竹山发展提子产业。起初,不少村民都不敢种。王海荣、王世迁等几名村民一番合计后决定跟着干,成为首批成功引进高品质提子的创业带头人,第一年全村种了50多亩。通过精心管护,50多亩提子次年就喜获丰收,亩产值8000多元。看到种提子能挣钱,村民们纷纷要求加入,将一片片荒地打造成葡萄种植“绿色长廊”,毛竹山成了提子种植专业村。
近年来,依靠葡萄种植,该村村民都过上了好日子。全村共有46户156人,家家户户都种植葡萄,依靠这一项产业,带动村民实现年人均收入超3万元。现在,葡萄作为毛竹山兴村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已超过1200亩,辐射带动周边村屯种植3000多亩,每亩年产值超过万元。毛竹山村还被自治区认定为提子葡萄种植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先后获得自治区文明卫生村、自治区级绿色村屯等光荣称号,成为我区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代表。
毛竹山还创办了党群联创提子葡萄协会,积极培养产业带头人。通过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实现“葡萄基地”成为“绿色银行”,“山水田园”变“休闲景区”。据统计,2020年,毛竹山的旅游接待人次过万。眼下,毛竹山村民正紧跟现代农业的步伐,由传统的单一种植向种植、冷链加工、销售和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村民富裕、乡村宜居农村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