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一到孩子手里就“失控”
“青少年模式”能否为暑期网瘾降温
暑假期间,未成年人上网问题成了家庭里的“高温”话题。北京的帅帅一家常因上网产生家庭矛盾。“每天一大半困扰都来源于此,手机一到孩子手里就‘失控’,不少家长和我有同样的苦恼。”帅帅的妈妈沈女士颇为无奈。假期中,不少孩子手机、电脑不离手,开启的“青少年模式”很容易就被孩子破解,无法保证未成年人浏览到的都是健康积极的内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大多网络平台都启用了“青少年模式”,并取得积极成效,但也有一些网络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存在入口不显著、随意开关,开启后仍能浏览不良内容等问题,亟待社会各方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青少年模式”不能只是嘴上说说
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调查,进入“青少年模式”后,社交类App大多未对该模式的使用时长和时间段进行设限,但视频类App会自动开启时间锁,一般时长为40分钟,符合持续用眼的合理时长。若单日使用时长超过触发时间,需再次输入密码才能继续使用。每天22时至次日6时是青少年禁用App的时间段,这有助于保障青少年每天至少8小时的睡眠时间。
有的短视频平台虽然默认开启时间锁为40分钟,但输入密码后可以选择关闭时间锁,也可以修改时间锁时间,最长时间为120分钟。
游戏类应用的“青少年模式”,有的平台规定青少年每天游戏时长不能超过1.5小时,法定节假日期间有所放宽,要求不能超过3小时。
沈女士说,很多网络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可以随意选择,没有强制性,甚至点个“跳过”就行了。有的游戏时间可以选择延长,起不到限制作用。
天津君辉律师事务所律师杨仲凯认为,目前,“青少年模式”并不能完全解决未成年人上网面临的风险。游戏平台追求营利,一些视频类App本身就不适合孩子浏览,很容易成瘾。随着时代的进步,未成年人擅长使用智能手机,也十分了解互联网技术,很多青少年有能力破解“青少年模式”。也有家长对于“青少年模式”的认知度尚有欠缺,不少父母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了孩子使用互联网的情况,特别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约束,应引起重视。
对未成年人网络“原住民”堵不如疏
2020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指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显著高于我国总体互联网普及率(64.5%)。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到78%,首次触网集中在6-10岁这个年龄段。未成年人网络“原住民”的特征越发明显。
北京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小华博士表示,解决孩子上网成瘾问题,关键还是在家庭。简单地要求所有软件都通过实名认证、强制开启“青少年模式”,不太现实。“不能把网络、手机当成洪水猛兽,越是堵,筑的墙越高,效果越差,反而疏导是关键。”
鲁小华说:“有段期间,我儿子玩手机很多。有一次我就问他,你这一天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每天练字、编曲、打球、游戏分别是多长时间?这一问,他意识到游戏时间有点多,随即作出调整。”
“有一个好的亲子关系,是家长开启青少年模式管理的前提。”鲁小华说,“孩子正值青春期,这个时候家长的态度很重要,与其大声训斥,不如耐心疏导和陪伴。家长要起到一种连接作用,拓展孩子的外部连接渠道,让孩子从沉迷手机游戏的状态中摆脱出来。比如,带着孩子多打球,陪伴孩子看展览、散步,家长要把自己的时间有选择地分配到孩子身上。”
提升网络素养是全社会责任
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其中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把‘网络素养’这一概念首次写进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李爱民博士表示,“法律专设条款明晰责任,专设网络保护专章,体现出新时代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高度重视,强调构建多维度、全方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
李爱民表示,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一个组织、几个群体很难取得成效,只有政府、企业、家庭乃至全社会都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当作自身义不容辞的责任,才能合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发展的网络积极正向氛围。政府做好立法和监督执法,互联网企业不能只盯着商业利益,要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家庭特别是监护人要履行好职责,全社会各方都要主动提升网络素养,用良好的使用网络习惯影响和教育未成年人积极健康的正确使用网络。
“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未知的领域进行尝试和探索,符合孩子身心成长特点。对于平台企业而言,要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从技术环节上履行好职责。”鲁小华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 实习生 张枫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