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健康的老人是家庭和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机能都在慢慢退化,免疫力逐渐降低,各种各样的疾病也随之而来。近日,人民网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冯鸿博士,为广大老年人送上健康锦囊。
“老年人在生活起居上要做到适宜且规律。” 冯鸿建议,老年人每天规律睡眠6小时以上,最好有短时午休。老年人要多活动、避免久坐,每天晒太阳15至20分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喜好选择安全的运动方式,如步行、慢跑、游泳、太极拳、跳舞等,每周运动3至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适宜的运动强度为运动时轻微出汗、无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运动中最大脉搏次数不超过170-年龄(次/分)。为预防跌倒,老年人要穿着合身的衣服,鞋子要防滑,在穿脱裤子时不宜站立。同时,老年人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认知功能锻炼,不抽烟少饮酒,控制体重等。
冯鸿表示,老年人饮食应合理搭配,均衡营养。控制烹调油和食盐摄入量,少用或者不用动物油,多选用植物油。一日三餐有主食,包括米、面、杂粮等,多吃水果蔬菜,保证“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特别是深色蔬菜。适量摄入肉、禽、鱼、虾和蛋类,尽量选择瘦肉,每天一个鸡蛋;血脂异常者每周3至4个鸡蛋,高尿酸患者限制摄入动物内脏、海鲜、肉汤、菌类、豆类等高嘌呤食物。常喝牛奶,每天吃一次豆制品和少量坚果。
“对老年群体而言,心理障碍是较为普遍的问题。” 冯鸿建议,老年人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主动与家人朋友沟通;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稳妥地处理家庭矛盾;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志愿者活动,提高自我价值感,树立信心,减轻孤独感,消除不良情绪;平时多学习,经常读书看报,开阔视野。
冯鸿提示老年人应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第一,提高健康意识。每年至少体检一次,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疾病风险。就医要到正规医疗机构,遵医嘱治疗。第二,学习简单的疾病知识和健康监测技能。了解常见疾病的表现,警惕身体的异常变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慢病患者应学会自我检测血压等生命体征。第三,随身携带医保卡、自制急救卡和急救盒。急救卡写明姓名、住址、联系人、联系电话、急救盒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