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旅行社转型卖特产 8成导游无业务出现离职潮

旅游|来源:成都商报2022-01-20 10:23:24|网络编辑:黄业钦

  近日,话题“今年是否是新冠大流行的最后一个寒冬”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同时,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22年国内旅游人数为39.8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8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27%,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近70%。预计出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20%,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20%—30%之间。

  2020年以来,全球旅游业相关产业受到重创,从业人员数量锐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就近旅游、就地休闲、就时度假正成为大众旅游的新态势。面对旅游市场变革,2022年,从业者们该何去何从?

  多位还在坚守的旅游业内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讲述了他们的经历、对行业的判断,以及对未来的思考。不确定性迷雾仍然笼罩整个行业,但他们期待着下一年会更好。

  旅行社转型:

  就近游、研学游、卖特产

  根据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的数据,2020年全球旅游总收入同比下降约50.9%。上万中小旅行社倒闭,和平国旅等老牌行业巨头也难逃“疫”劫,唯有寻求转型。

  涉外导游小鱼所在的公司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疫情前主打“酒店团”和“学生团”,受疫情影响,“学生团”大幅减少,“酒店团”几乎彻底消失。面对这样的困境,公司开发了近沪的湖州、无锡等小众旅游路线。

  此外,还有许多旅社开发了研学旅行。2021年7月,疫情防控放松,国内旅游逐渐热络起来。小鱼两年来首次走出江浙沪,带了一次敦煌的研学团。小鱼告诉红星资本局,“很多参加敦煌团的学生是为了拿研学证书,对以后上学有帮助,这也迎合了家长的需求”。

  除了在规划路线上转型,不少公司还开拓了新业务。

  Brian是一家创业在线旅行社的合伙人。他告诉红星资本局,作为一名在华的外国人,他主要从事涉外旅游,客户也几乎都是外国人。如今,公司的客户从来华旅游的外国人转变为在华生活的外国人,数量上大跳水,公司主打的多日游因经营惨淡下架。

  在旅游主业之外,他们另辟赛道售卖具有中国元素的周边产品:印着北京炸酱面的T恤、画着上海小笼包的帆布包等。

  Brian还在网站商城卖起了中国特色食材,例如四川花椒面、辣椒面。“我们还拍摄了视频,教国外的顾客如何利用这些食材做正宗的中国菜。”Brian告诉红星资本局,疫情席卷让他们损失惨重,卖一些周边商品能够获取一定的利润,但跟之前比起来只是九牛一毛。

  8成导游无业务

  旅游行业出现离职潮

  2021年底,小鱼所在的公司出现了离职潮。“有的部门直接解散了,我们这一层楼空了一半。”

  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旅游业消失了6200万个工作岗位,旅游、酒店、票务、航司等行业都出现了离职潮。

  Brian告诉红星资本局,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中国区的十名员工全部离职,目前仅剩他和另外一名合伙人支撑着中国区六大城市的旅游业务以及商品的选品工作。疫情前他们在每个城市有10至20名兼职导游,现在仅剩两三个,还都是兼职的。

  在采访过程中,红星资本局了解到,因为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强,涉外导游再就业的空间较中文导游更为宽广。一些人去从事与老本行有关联的工作,比如英语教培和博物馆讲解业;一些则与老本行无关,比如卖茶叶、卖房、在星巴克做全职等。

  中国旅行社协会导游专业委员会发布的调研报告《疫情下导游生存状态与职业发展需求》显示,从事导游工作的被调查群体,目前有80%无业务,10.6%疫情期间从事兼职,8.4%已经转行或者计划转行。

  从20年初至21年5月,小鱼每周仅工作两三天,早十晚五。她决定去星巴克做兼职,既能学做咖啡又能挣一点外快。“刚开始不熟悉操作,主管一般会给我晚班,客人少一些不至于手忙脚乱。熟悉了以后就排早班了”。朝九晚五,副业兼职的工作时长比在旅行社的正业还要长。

  有人选择做兼职,也有人选择提升自己,自由职业导游彭码就学习了整理收纳等课程。

  小鱼也在工作之外重拾了以前因忙碌丢下的扫街、拍照、探店等爱好,对于离职的问题,小鱼说:“第一年不清楚情况犹豫不决,第二年还有一点业务就没离职,不过后面疫情又严重了。我就是求安稳的性子,不然确实可能跑了吧。”不确定性迷雾仍然笼罩着旅游业,在转机到来前,小鱼们仍然在坚守。(记者 吴丹若 实习生 敖玉连)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