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审计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了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全覆盖的审计格局。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深化,各级审计委员会逐步成立,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构建起来,审计事业从此迈进一个全新的时代。作为一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结合在党校近四个月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活动,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有所收货,练就“五大”审计本领,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
一、增强政治意识,练就从政治高度分析问题的本领
审计部门是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同时,作为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还要向党委汇报工作并执行其决策部署。因此,审计工作不仅仅是专业技术性问题,我们要善于从政治高度看待和解决审计问题。一是强化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增强政治意识,不断完善和利用好审计委员会顶层设计,严格按照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坚定不移地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二是抓好党支部建设,党建与审计业务同频共振、相融相促。书记抓,抓书记,审计部门党支部书记要承担起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管党治党与审计工作同步推进,通过支部学习、议题讨论,党建与业务共提高。三是加强理论学习,锤炼党性修养。审计人员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真正做到从组织上入党到思想上入党的转变。
二、善于思考联系,练就细微小节中发现问题的本领
审计人员不仅要有高站位审视全局的能力,还要有俯下身在细微小节中发现问题的本领,拥有一双鹰的慧眼。一是培养审计职业敏感性。审计是监督体系的重要成员,做好监督,要保持必要的职业怀疑态度,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信息要多角度联系印证,对数据保持敏感,发现蛛丝马迹要扭住不放、追根溯源。二是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审计工作跨越财会、经济、工程、管理等多个专业,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我们要注重提升专业技能水平,训练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中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更高效地发现异常、看透本质。三是掌握审计方法和技巧。不同情境下,运用适当审计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如盯住资金运动的异常情况,通过内查外调等方法,往往能发现重要线索;对重大投资项目采用过程跟踪审计,从建设程序、招标采购、合同管理、工程变更等环节入手,能取得良好效果。此外还有大数据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函证法等等。
三、坚持融会贯通,练就能说又能写准确表达的本领
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审计工作既涉及经济业务又涉及党委决策和廉政建设,既要口头表达准确高效询问,又要文字写作精炼高质量报告。一是统筹考虑党、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时,党委、行政负责人同步审计,完善经济责任任前告知制度,明确党委书记经济责任,“三重一大”等事项按照党委决策、行政执行原则,解决好党委、行政经济责任界定问题。二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的一种外在体现,在与被审计单位交流时,不仅能将自身观点讲得明白,还要掌握谈话技巧,善于引导和启发对方阐述关键要害问题,进而发现问题线索。三是提高文字写作水平,撰写高质量审计报告。审计成果最终以审计报告的形式呈现,审计报告的质量甚至反映了审计工作成效。审计报告要客观、精炼概括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既简单直接,又有逻辑层次。
四、学会换位思考,练就提合理建议解决问题的本领
审计建议不能闭门造车,要学会站在被审计单位的角度,考虑到其实际情况和特殊情形,才能给出更加接地气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审计建议要有针对性。审计过程中,要着眼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薄弱环节,在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全面、客观、辩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审计建议。避免走马观花,泛泛而谈,为完成审计而审计。二是审计建议要有可操作性。审计发现问题不是终点,还要回答“怎么做”,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合理建议,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针对立项审批程序不完善问题,笼统提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让人摸不着头脑,整改不知如何发力。三是审计建议要有宏观性。要站在被审计单位全局观察分析问题,在体制上、机制上建言献策。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问题谈问题,沉溺于解决具体流程上的问题。对于一些零散的,具有系统性、苗头性的问题,可以总结归纳提升。
五、懂得举一反三,练就用审计结果提高质效的本领
审计结果要得到运用,审计意见建议才能最终落实,审计价值才能更好发挥。一是落实审计整改。审计整改是促进完善制度、严肃财经纪律的有力抓手,是审计工作发挥成效的重要保障。被审计单位要建立整改问题清单,实行销号制度。审计部门要加强整改跟踪检查,确保整改到位,并进行总结报告。二是举一反三,加大审计结果运用范围。对于审计中发现的具有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审计部门可以进一步总结提炼审计成果,或形成典型案例分析,推广到其他部门引起注意,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内控措施,扩大审计结果影响范围。三是推进审计结果共享。审计部门加强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内部监督力量的信息共享,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等结合起来,把审计结果作为考核、任免、奖惩干部的重要依据,推进审计结果运用深度。
(李建光,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审计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