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的人,终将与光同行
本期《与光同行》主角——王维
[FM930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7:30/12:00]
从一名普通战士到身兼重任的军区司令员,从边疆保卫战的战场到抗击洪水的堤坝,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他始终恪守誓言,为祖国站好每一班岗。
“为祖国而战,党员干部带头,身先士卒,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掉泪。”
离开部队后的退休生活,他从没忘记自己军人的身份。一家三代接力从军,红色基因传承报国志向。“父辈那一代人的奉献,没几个人知晓。我希望把它整理出来,把这些宝贵的财富给后代传承下去。”
他是为祖国站好每一岗,退役不褪色的老兵王维。
王维:“我从小在军营长大,受到军人文化的影响,所以一直有这种军人情结,也可以说是家族血脉的传承影响了我们。实际上,我高中毕业就已经被分配到了南宁的铝厂,但是我还是想去参军,所以我当时放弃了工人的职业,在17岁的时候入了伍。”
进入部队后的王维跟着部队长期进行野营拉练训练,他没想到这些训练内容有一天会真的在战场上派上用场。1979年,广西边境的南疆保卫战打响了,24岁的王维第一次走上了战场。
王维:“上战场后我才意识到,实际的战斗和电影上的场景完全不一样。在战斗发起前,我们首先用一枚152炮和两枚85炮摧毁了边境上的一个堡垒,三炮打响以后进行了连续20分钟的炮火准备,炮火平息后有接近二十分钟时间,整个战场是静寂无声的,一点声音都没有。那个时候让我感觉到无名的恐惧,因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当时的王维是一名侦察兵,他的作战任务是要冲到最前方侦察敌方军情,这就需要后方战友的支援和配合,战友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护他们周全。
王维:“我记得在凉山279高地,我们正在水塔上观察,忽然敌军炮击我们,一个工兵排长担心我们的安危,要求我们马上从水塔上撤下来。没想到,一发炮弹落在他的身边,他牺牲了。”
这场战斗持续了大约一个月,很多战友轻伤不下火线。一次次负伤,一次次奋勇杀敌,伤疤就是战士们最闪亮的军功章。
王维:“回国后,我第一站去的就是烈士墓地。每座墓前就只有一个墓牌,它们整整齐齐地立在那里,横看是一排,竖看也是一排。我深深地感到,他们生前是过着队列生活,死后他们的墓碑也是非常整齐的列队,永远守着南疆了。”
战争结束了,王维本以为自己再也不用上战场了,但是,接下来的一次又一次挑战让他很快意识到,在没有战火的年代,身为军人,不一样的岗位依然是他不一样的“战场”,这就是使命和责任。
那时,中越边境的数百条民间过道、隘口被雷场封锁,边民为了生产生活而误入雷区,或是在已扫过雷的地段踩上被洪水冲刷下来的地雷或其他爆炸物,伤、残、亡的事件时有发生。边民的几十万亩耕地被迫停止耕作,果园里成熟累累的龙眼、荔枝、芒果无人摘采。埋有地雷区域对边民的生产、生活和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也给边防部队的巡逻值勤带来极大困难。
1992年,王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司令部兵种处长期间接到了一项特殊而又艰巨的任务,清扫中越边境雷区,也就是排雷。这一次,作为指挥官的他,和排雷官兵们一起经历了一千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
中越边境的雷场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危险的雷场,环境复杂,地雷密度高,品种多,类型更是多样化,从地面裸露到地下2米都有地雷,而且数量巨大,再加上地形复杂,植被茂密,所以绝大部分的排雷都需要人工完成,这样的人工排雷方式也给部队官兵带了巨大的危险性,随时可能面临着生死的危险和考验。王维永远都记得,他在任指挥官期间,因为排雷作业而牺牲的那位名叫谢飞的排雷兵。
1994年5月24日,那是一个晴朗的早上,与往常一样,排雷队一行人出发来到了雷区开始一天的工作,谢飞负责在界碑附近开展排雷作业。突然间,砰砰两声,谢飞在排雷作业时不幸压响2枚防步兵雷。这一种跳雷,当地雷被触发后,雷体瞬间弹起,跳到距离地面大概半米的空中爆炸。
王维:“当时谢飞在挖一个步兵跳雷,由于地雷突然被触发,它瞬间弹跳起来,在他胸脯前发生了爆炸,谢飞当场就牺牲了。地雷射出的钢珠将周围扫雷作业的四个官兵全部击伤。钢珠从刘风飞队长左腹穿入,右腹穿出,因为钢珠它很小,速度很快,它击穿腹部的时候人没有任何感觉,刘风飞队长还组织去抢救其他伤员。但回到了山下,由于腹内失血过多就晕厥过去了,经过手术抢救,医生发现,他的肠子有9处穿孔,截掉了好几米的肠子,才保住了命。”
战士们的血和泪没有白流。1992年至1994年,王维和战友们一共排除和标示边境雷场356处,总面积近840多万平方米。其中,排除雷场289处,面积537万平方米,排除各类地雷60多万枚;标示雷场67处,面积309万平方米,设置了雷区标志牌537块。开通边贸通道60条和边境贸易点25个。出色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还当地边民一方平安的净土。
三年排雷指挥任务结束后,王维专门编写了一个剧本《祖国南疆升起和平的硝烟》,献给这些最可爱的排雷官兵,他想要用这种方式让更多人记住他们,铭记那份责任和忠诚。
1998年,我国长江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王维受命带领三个团的官兵,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湖北荆州进行抗洪抢险。到达荆州后,王维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王维说,整条长江像汪洋大海一样,站在这端看不到远处,江水已经高出堤岸,和荆州市的两层楼平齐了。
到达自己的任务区域后,王维一刻都不敢耽搁,马上组织官兵装沙袋、筑堤坝,开始一场声势浩大的堤坝保卫战。
王维:“我们的任务有几个,一是堵住渗漏的管涌,二是用沙袋垒起阻水墙。最重要的任务是堵管涌,因为这个管涌是顺着江底下漏出来的,往往在距离堤岸有一两百米的地方。如果管涌堵不上,江水不断通过暗道渗出,加上江水水位高、水压大,会不断地把泥沙带出,并逐渐把堤岸掏空,最后导致跨堤。”
整个抗洪抢险任务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王维带领官兵守在堤坝上,用血肉之躯筑成了“水上长城”,击退了六次洪峰,确保了任务区域堤坝全线的安全。8月17日,水位终于开始下降,分洪区没有分洪,大堤安然无恙。
当部队完成抗洪抢险任务离开的那一天,王维真正感受到了“军民一家”的情谊,那是王维永生难忘的一天。
王维:“这是你无法想象的场景,部队离开那天,有一百多万人来送我们,堵得水泄不通,我们从公安县到荆州,走了半天的时间,当地人民把鸡蛋、水果往车上扔,表达自己的谢意。而且没有任何人组织、号召,完全是自发的。我们不断地通过广播说,感谢荆州人民、感谢大家,但是他们依然久久不愿离去。有些大妈拉着我们的手说,你看我的儿子今年多少岁,你的战士今年才多少岁,你看他们在做什么,我儿子在做什么,我今年年底我一定要让他去当兵。”
那一刻,王维觉得自己身上的那套绿军装是那么有力量,即使是在和平年代。他永远记得当地老百姓跟他说的那句话:“看到绿军装,我们就安心了。”
40多年的军营生活,王维荣立二等战功1次、三等战功1次,三等军功6次,从战争年代走向和平年代,从边疆保卫战的战场到抗击洪水的堤坝上,王维一刻都没有忘记过自己当年立下的誓言。
“为祖国而战,党员干部带头,身先士卒,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掉泪。”
退休后的王维思考最多的就是红色基因的传承,他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整理军旅史上。在他看来,这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过去在军队中没能很好地了解和记录长辈们的革命经历,回来后我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去搜集他们当年(的故事)。我很想把它整理出来,留给后代传承下去。”
记者 雷俊 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