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光同行】从枪林弹雨里走出来,这位老兵是“打不死的副连长”!

新闻眼|来源:930老友记2022-08-06 09:51:00|网络编辑:孟宪静

追光的人,终将与光同行

本期《与光同行》主角——郭云疆

他年少时就参军入伍,战斗打响后请战到最前线,枪林弹雨中从不畏惧,被誉为“敢死队队长”和“打不死的副连长”。他说:“作为一名军人,我的使命、我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人民需要的时候,军人就要义不容辞地冲上去。”

他退役不褪色,热衷公益事业,自费编写战斗史书,宣讲战斗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战友们用生命、鲜血保卫了国家,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能让烈士的鲜血白流。

他是从枪林弹雨里走出来的战斗英雄、退役不褪色的老兵郭云疆。

\

郭云疆于1955年出生在云南省边疆的一个军人家庭,爸爸和家中很多的长辈都是部队军人,所以在郭云疆很小的时候,心里就埋下了从军的种子。14岁的时候,得知部队招兵信息的他毫不犹豫地报名了。但部队不是一个因为年龄小就可以让训练强度打折的地方。14岁的郭云疆为了在训练场上不掉链子,不得不经受更多的磨砺,比其他人付出的更多。

\

郭云疆回忆说:“当年我们训练的时候配备的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那个半自动步枪加上刺刀是7斤半,加上刺刀的枪比我的个头还高,冬天训练时,要把枪抛出去、收回来,练刺杀的动作,当时我14岁,要拿着7斤半的步枪和团里的其它军人一样训练。因为训练,我的整个右手虎口全部炸裂,整个冬天,我手上的伤好了又伤,伤了又好。还有练习投手榴弹,我记得很清楚,因为练习强度太大,我的整个手背全部红肿。老兵就教我在炊事班找点热水、撒点盐,用盐水把它敷下去,然后再练,练了以后再敷。”

郭云疆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说,“你行,你一定行”。日复一日的训练,郭云疆的各项训练成绩突飞猛进,多次参加上级举办的军事六项比武并夺得名次,终把自己练成钢铁般的战士,成为了连队里的“优等生”。

\

转眼间,九年的军旅生涯即将画上句号,正当郭云疆在是否退役的事情上犹豫不决时,关外的一条消息顿时打消了他退役的念头。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改革开发的号角刚刚吹响,南疆硝烟突起,打响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消息传来。此时,郭云疆不再做过多的思考,立刻递交了请战书,还毅然写下遗书,作为先锋部队的一员,冲向战场最前线。

\

那时,上级下达给郭云疆所在连队的首个任务是攻占1372高地,为部队主力打开向敌纵深进攻的口子,打开南大门。

不打没有准备的仗。经过前期的侦察,郭云疆和他的战士们发现,敌军为越军二五四团三营九连一个加强排,共60多人。他们的防御有三个主要阵地,全部都构筑有环形堑壕和交通壕、隐蔽部、猫耳洞等,阵地四周还设有多个雷场,混合地雷区埋设了大量防步兵和防坦克地雷。我军要想突破防线,必须选择在深夜进攻,借助夜色、兵分多路、形成夹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郭云疆清楚记得,1979年2月17日凌晨5点左右,上级下达进攻命令。郭云疆带领战士兵分两路向敌人1372高地隐蔽运动,一路主要任务是从西侧进攻,吸引敌人火力。另一路为连队主力,由郭云疆带领主攻排,冲击敌军要害阵地,从1372高地侧后方发起主攻。

\

炮火打响就是主攻信号,郭云疆和战友们向敌人主阵地冲击,战友们迎着猛烈的炮火,在陡峭复杂的山岳丛林中,人均负重五十多斤的装备,如猛虎下山一般地往炮弹爆炸的方向冲去。他们跨越五米深的悬崖陡壁,打通了两米多高、几十米长、五米宽的古藤缠绕的道路。终于,越过敌人的雷区和火力封锁线,成功攻占了阵地,一举端掉了敌人的指挥所,把我军的红旗插上了主峰。

\

郭云疆说:“我们第一天的任务是要血战1372高地。我当时是主攻连的副连长,我们整个连攻打1372高地的时候打得非常惨烈,连队的九个步兵班班长,有五个牺牲(或受伤)。我记得,敌人的子弹从二班班长的头顶上打过,打出了深深的槽,他满头都是血,他用急救包按住伤口,一直坚持战斗;我们三班班长卧在了地雷上,腹部被炸开了一个洞,他仍然坚持战斗;我们二排长已经冲到敌人战壕跟前了,一脚踩中一个地雷,左小腿被炸断,倒在了血泊当中。”

这场持续28天的血战,我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而郭云疆所在的连队共伤亡38人,其中有8名战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每一个牺牲的战友,都深深地印在了郭云疆的心上。一寸山河一寸血,参战军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祖国的钢铁长城。

\

回国后,连队评战功的时候,有许多官兵都推选郭云疆为战斗英雄。但郭云疆却把高等级的立功受奖荣誉给了牺牲或伤残的战友,没有主动上报自己的战功。

\

“说句老实话,军人也是普通人,大家都知道打仗就意味着牺牲,也可能意味着要负伤要残疾。我们自己也怕,但是很快这个思想就转变了,因为想到军人,你的使命你的职责就是要保家卫国,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人民需要的时候,军人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冲上去。全连干部战士包括我们的营长、团政委打完仗以后都给了我两个称号,一个是‘敢死队队长’,因为我十次带着主攻排、尖刀排跟敌人面对面地干。又给了第二个绰号,‘打不死的副连长’。当然,我们说从战场上走下来的人,光靠勇敢不一定能够活着走下来,勇敢、智慧,还要加上你的运气。”

\

1984年,郭云疆作为部队指挥人员,再次参加了边疆保卫战。同样的残酷,同样的流血牺牲,他的内心再一次受到震动。

后来,郭云疆随着部队辗转云南、西藏,最后来到广西,在部队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此同时,郭云疆心里一直涌动着的传承红色基因的那份责任和激情,也在这期间越发强烈起来。

2009年,郭云疆正式退休,没有来得及休息,他就马上投入到传承红色基因的宣教工作当中了。

\

“我不打牌、不下棋、不钓鱼、不唱歌、不跳舞、也不喝茶,我基本都在做两件事,第一编书,第二是爱国教育的宣教。”

郭云疆用六年时间主编了战争史书《丛林虎啸》。六年时间里,郭云疆不仅从自己的收入里拿出20万元作为书籍编撰的资金,还筹集到了20万用于出版发行。而郭云疆因为编辑工作繁重,夜以继日地加班,曾三次累倒进医院。

在编书之余,郭云疆还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全国巡讲100多场,云南、广西、吉林……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亲朋好友也曾问过郭云疆,那么累还要坚持做这些,理由到底是什么?

郭云疆说:“我现在做红色教育、编书,目的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让青年人铭记这段历史。我自己两次参加了南疆保卫战,看到了这么多的战友牺牲在战场上,这么多战友为国家负伤。我觉得,战友们用生命、鲜血保卫了国家,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能够让烈士的鲜血白流。”

\

\

\

\

\

郭云疆的心血没有白费,如今,他主编的《丛林虎啸》已经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成都、浙江、吉林、河南等20多个省市的档案馆和退役军人事务厅,都收藏了这本书。

“我自己的信念就是‘生命不息,传承不止’。只要我还活着,就要把传承红色基因这条路一直走下去,直到走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

\

67岁的郭云疆说,他非常享受自己现在的状态,每每回首曾经走过的路,总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人生最美是军旅,军旅最美是友情,生为男人,不当兵是一种遗憾。作为军人没有上过战场打仗也是一种遗憾,这两种遗憾我都没有,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记者:雷俊、文昌)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