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大会在上海嘉定举行

汽车|来源:新华网2023-03-29 13:54:28|网络编辑:孟宪静

3月25日,第六届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大会暨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安亭指数”发布会在上海嘉定举行,围绕着“‘降价潮’态势下汽车企业创新发展之道”这一大会年度主题,全方位探讨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成就、创新发展的问题、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创新发展的未来。

会议由汽车评价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发明协会独角兽企业创新分会会长解树江主持。  

用协同创新应对产业发展新环境

2023年伊始,汽车行业开启了“降价潮”,目前已有超过30家汽车品牌加入。面对终端销售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以及价格体系可能就此重塑的新环境,企业该如何应对?对此,与会政府领导、行业专家认为,企业间的“降价潮”比拼的是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智能技术创新能力,而不是资源控制能力。为更好地应对这一新环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着力发展协同创新,提升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  

上海市嘉定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陆祖芳在致辞中表示,面对汽车产业不断加速的变革的浪潮,嘉定区非常重视推进汽车协同创新工作,探索出一套运行机制。

“我们形成了一套政府来牵头引领推动的一套机制。我们汇聚各类创新主体,加快建设龙头企业、工程技术平台、若干个虚拟实验室和实验工厂,混合投资基金等四大要素在内的各细分领域的创新联盟,共同推动“卡脖子”技术的联合攻关,不断优化产业链的创新发展生态。”陆祖芳表示,嘉定将聚焦汽车发展的新赛道,瞄准汽车产业的未来趋势,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加快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

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教授在大会上发表了“多主体协同创新推动‘新汽车’驶入快车道”的主题演讲。他表示,现阶段我国汽车市场整体上已趋于饱和,并处于“新汽车”取代传统汽车的换档期,当前的竞争是体系能力的竞争,是多主体参与并形成的不同生态之间的竞争。

“企业要想有大发展,不同资源主体之间要进行协同发展,要彼此赋能。”赵福全称,据他观察,产业链上不同主体正在进行调整与再定位,以更好地应对当前激烈变化的产业发展大环境。对于下一阶段的发展状况,他的预判是:“整车企业做集成做多主体协同创新,每个供应链企业要做专业化协同创新。”

汽车产业创新的现状与痛点

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大会主席、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在大会上发布了“关于中国汽车创新现状与趋势”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我国汽车产业创新领域有3项领先能力,但同样存在三大短板。

“总体上,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已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我们认为,可以概况为局部性创新能力领先、相对性创新能力领先,和阶段性创新能力领先等3大优势,但原始创新能力才开始形成,还不能说领先。”李庆文开门见山地表示,我国汽车产业经过不懈地自主创新,现在取得了局部性创新能力领先,具体体现在以下7个方面: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8年全球第一,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电动车企崛起,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电动化产业链,正在快速形成智能化产业链,电动智能车品牌迅速成长,集成创新能力比较强,原始创新能力开始形成。

李庆文表示,我国汽车产业在部分细分市场体现出一定的创新能力领先优势。“我国汽车产业的相对性创新能力领先主要体现在3个领域,一是在电动车领域,相对于燃油车,二是在商用车领域,相对于高品质高价格商用车,三是在A级车市场上,相对于跨国公司的产品,中国汽车企业都处于领先位置。”

此外,李庆文分析称,我国汽车产业还在电动车和智能车培育阶段、电动车规模推广阶段和SUV再创新阶段等3方面有一定阶段性领先优势,但并未彻底甩开竞争对手。他剖析道:“我们在电动车和智能车培育阶段领先,但这不是初始原创;我们在电动车规模推广阶段领先,但在颠覆性创新方面并没有领先;我们在SUV再创新阶段领先,但在开创成长阶段方面并没有领先。”汽车产业创新仍然存在短板。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军雷从知识产权角度,用大量的数据对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的现状进行了剖析。

他表示,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专利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质量提升明显;国内车企越来越重视专利工作,但客观上看,与外企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部分自主整车集团虽然专利公开量大,但发明专利授权量未实现同步增长,专利质量提升仍然任重道远。”王军雷分析道,“我国自主创新主体在专利申请量上具备较大优势,但在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上明显低于外资企业,国内自主创新主体还需在专利质量上注重提升和规划。”

针对如何解决我国汽车行业面临的芯片之痛,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首席科学家金星介绍了该公司的思路。他表示,该中心将对标传统IDM,采用“平台+生态圈”模式,为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及芯片企业提供芯片设计、工艺协同优化等服务。

“我们将为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提供完善集成化和定制化芯片技术路线和方案,实现主芯片与辅助芯片的解绑,完善车规芯片的企业标准等支持。”金星说,“帮助芯片企业将消费级、工业级产品提升为车规级产品,提供车规级工艺平台,可完成工程和小批量流片等服务。”

重视员工,重视用户,是创新的基础

本次大会有5位整车企业的代表,他们结合自身工作实践阐述了对“‘价格战’态势下汽车企业创新发展之道”这一主题的理解与认识。在这几位企业高管的演讲中,“员工”、“用户”是2个高频词,被认为是整车厂商创新的基础条件之一。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在大会演讲中明确表示,创新是企业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江汽集团坚持把人才建设作为最优先的位置,要做到这一点,相应的体制机制创新是最重要的保障。

“创新驱动本质上我们理解是人才的驱动,立足于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从而构建高质量发展。”李明介绍道,“江汽集团重视人才培养和引入,通过相关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机制体制的变革,激发了企业创新的活力和动力,打造了企业与职工利益的命运共同体。”

一汽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吴碧磊将一汽解放的创新实践归纳为“一个统领,四大关键和三个支撑”。其中,“一个统领”指的是以品牌为统领,“四大关键”指的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营销及解决方案创新,“三大支撑”则是变革创新、数智创新与文化创新。

他在演讲中也特别强调要依靠员工推动创新,吴碧磊表示:“创新根本上要依靠员工,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核心是要依靠创新的文化。我们在积极探索各种措施,在全价值链鼓励价值创造,让真正有能力的员工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真正通过文化创新更好地凝神聚力。”

奇瑞控股集团经管会成员、副总经济师金弋波在谈及公司的创新发展时表示,该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以理念变革、机制变革、文化传承和进化为基础,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走生态创新之路,创新建立人才机制,来实现迭代创新。

“企业的发展最终靠的是人才,看企业能否吸引到人才,能否留得住人才。”金弋波表示,“我们提出来,奇瑞公司必须有三个工厂组成,一个是造汽车的工厂,一个是创造新技术的工厂,一个是制造高端人才的工厂,三者不可缺少。”

岚图汽车CEO卢放介绍了该公司对如何锻造核心竞争力的理解。他表示,岚图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此该公司坚持以创新为抓手,始终以用户为中心,以此打造核心自身竞争力。

卢放表示,岚图汽车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成熟车企+造车新势力”的创新融合模式,想要与用户共创共享,完成从2B向2C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的转型,打造用户型科技企业。为此,岚图汽车在尝试创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岚图汽车是央企中首个采用直营模式的车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全生命周期直连和服务用户,提供无缝链接的购车体验和直达用户的数字化交互体验,建立起与用户更持久更深层次的联系。”卢放介绍说,该公司把智能电动汽车看成一个与用户建立联系的纽带,站在用户角度,而不是工程师的角度,让买卖关系变为朋友关系。

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中心副主任、宇通客车设计院副院长朱光海博士介绍了宇通集团2022年的发展状况。他表示,面对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宇通集团2022年销售商用车3.78万辆,其中新能源中重卡、轻卡整体增幅136.2%,新能源矿用装备增幅154.3%,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我们有着高素质研发团队,研发人员超3000名,研发投入保持在营业收入的5%以上,具备完整的商用车研发能力。”朱光海认为,支持宇通交出这份答卷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以高素质研发团队支持企业创新。

用大数据支撑产业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成熟,汽车与数字经济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如何用大数据支持产业创新,也成为本次大会演讲环节的高频词。

智加科技中国总经理容力表示,汽车产业目前正经历的动力革命是电子和能源技术的革命,后续的发展趋势将是从动力革命、电子技术、能源革命最后发展到人工智能的革命。但这一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技术风险。

“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有区别,它是基于大数据的高性能计算。如果没有相关数据,机器就处理不了。”容力分析称,“但我们知道人类智能不是基于大数据的高性能计算。有很多的极端情况,人类没有见过也能处理。”

他介绍道,智加科技所在的自动驾驶领域就面临着类似的难题。该公司的思路是将L4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在当前的有人监督的重卡上,一方面通过提升司机的利用率,降低燃油消耗,提升安全,能够现在就为干线物流行业达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际运营反哺技术迭代,最终实现无人驾驶的社会价值。

广东数鼎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蓬蕾在演讲中提出,面对国内汽车产业前所未有的变革和重构,汽车厂商需要使用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

她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市场,全球视角的决策,急速相应的机制,高效协同的执行对于企业来说是领先当今以及未来市场必不可少的利器。而具有这种利器和能力,需要有从数据到决策的数字化经营体系以及数字化管理理念。”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